当前位置:咒语大全首页 > 《佛法与婚姻》第六章 常见问题答疑

《佛法与婚姻》第六章 常见问题答疑

常见问题答疑

【基础篇】、【家庭篇】、【修行篇】、【疑难篇】

一、【基础篇】
1、佛教是禁欲主义吗?
2、婚姻的意义是什么?
3、婚姻的本质是什么?
4、佛教是反对家庭制度的吗?
5、佛教如何看待感情和处理感情?
6、居家如何过感情生活?
7、如何正确地看待欲望?
8、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?
9、佛教可以离婚吗?
10、佛教对重婚的看法是什么?
11、生命中的痛苦和快乐是从哪里来的呢?
12、什么是邪淫?邪淫的果报是什么?
13、问:那种类型的人婚姻痛苦较多?
14、问:佛教说善有善报,为什么我一生做好人,婚姻还是不幸福?
15、婚姻不幸福,有办法改变吗?

二、【家庭篇】
1、夫妻和睦幸福之道是什么?
2、结婚后生育小孩,会不会影响修行?
3、我们一家人常吵架,苦不堪言,如何维系下去呢?
4、佛教是如何看待妇女的呢?
5、学佛必须吃素吗?
7、家庭中的成员信仰不同,彼此应当如何相处?
8、丈夫有了婚外情,妻子该怎么办,是否也可报复?
9、在家人应该如何经营钱财?
10、我是个学佛的生意人,但叫我不打妄语、不喝酒怎么行?有无其它办法?
11、佛教徒可以打麻将吗?
12、佛教对孝养老人的看法如何?
13、如何对待堕胎、流产?
14、如何教育好子女?
15、如何面对婚姻暴力?

三、【修行篇】
1、学佛为什么皈依?归依三宝的有什么好处?
2、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有何差别?
3、已婚的居士想出家,该怎么办?
4、如何佛化家庭?
5、全家中仅我一人学佛,该怎么办?
6、父母不信佛,劝他们反而被骂,请问该怎么做?
7、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?
8、在家人禁欲有无过患?
9、问:我学佛很用功,但其他人却说我越来越没人情味了,这是为什么?
10、问:我学佛之前婚姻不如意;现有心与丈夫和好,但他则冷淡对待,当如何面对此事?

四、【疑难篇】
1、夫妻是冤家吗?
2、佛教反对一夜情吗?
3、如何抵御色情的诱惑?
4、找三陪小姐是犯邪淫戒吗?
5、未婚男女如果淫欲心炽盛,应以何方便令其离欲?
6、我已受过五戒、菩萨戒,但淫欲之心仍常生起,如何是好?
7、看黄情影片、阅览色情网站算不算犯戒?
8、佛教徒可以未婚同居吗?
9、同性恋符合佛教教义吗?
10、佛教徒可以使用性保健品吗?
11、问:学佛后对男女之欲越来越淡。因此与丈夫分房而睡,这样如法吗?
12、婚姻失败后,如何修行?
13、我是个佛教徒,目前面临离婚,该怎么办?
14、如何处理感情失恋?
15、女居士被人非礼,是否犯了邪淫戒?
16、夫妻生活中存在邪淫吗?
17、如何面对叛逆的青少年?
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【正见篇】

1、佛教是禁欲主义吗?

答:佛教不是禁欲主义。这里所指的欲,主要是淫欲。
佛陀历来主张中道,反对两个极端:即极端苦行与极端沉醉于五欲的享受。倾于欲乐的生活, 对修道无益,当然要避免,但是热衷于苦行的生活,也没有多大的必要,因为修行是为了得到解脱,而苦行非目的。佛教主张的是中道的生活。只要按八正道(八种 正确的修行方法)去生活,就能获得解脱。
在佛教里面,人乘的佛教讲究节欲,声闻、缘觉乘讲究离欲,大乘菩萨不是离欲,也不是节欲,而是对五欲——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加以化导,叫做化欲。
一 般人总认为必须吃苦才算有修行,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。佛陀对修行的态度是主张“不苦不乐”的中道。因为“苦”容易使人心生烦恼,“乐”又容易使人散乱放 逸,心力不集中,所以偏苦或偏乐的修行都不顺于佛道,难得解脱。尤其某些外道修无意义的苦行(如食牛粪、食草、烤火等),或极力主张欲乐,这都是无助于解 脱道的邪见。修行人的生活是精神重于物质,所以采取少欲知足的生活态度,来减少外缘,磨练心志,是不同于极端苦行的
对于出家众来说,绝对断除淫欲有三种原因:
(1)、佛陀对出家人说绝对的禁欲,是因为佛陀的根本思想是,爱欲为生死之根本,它是人间最大的束缚,所以必须远离;
(2)、如果出家人也贪五欲,娶妻生子,他的主要精力就会被分散,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修道,而是如何养家糊口;
(3)、出家人禁欲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研究经典,静坐习观,成为信众的修行导师。
尽管佛教主张出家人完全断淫,但对占大多数的在家信徒来说,佛陀则主张他们应当过正常的夫妻生活,杜绝邪淫。
在芸芸众生中,有的人喜欢独身梵行的生活,觉得很自在,这部分人就成为长期出家修道者。当然,适合修梵行断淫的人自古以来便只占少数,所以,能出家的人数不可能多。如:大陆总人口是十三亿,佛教出家人不过二十余万人
另 外,出家人对爱欲也并非采取压抑的手段来处理,而是通过学习佛法、修习禅定后,使他们深深地体会到禅悦为食、法喜充满,远远胜过世间五欲之乐。正因为如 此,出家人能正确对待世间的五欲之乐,对待爱欲像大禹治水那样,疏导它,使它升华并转化成有用的能量,为修习禅定和利益众生服务。佛法的妙用即在于此。

2、婚姻的意义是什么?

答:婚姻本身是责任和义务的肯定与承担。
通常一般人在结婚之前,不但没有想到如何让父母颐养晚年,反而一直受到父母的呵护照顾;可是,结婚之后因为有了家室,同时因为孩子的诞生,才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劳,而产生家庭的责任感。所以结婚和没结婚是完全不一样的人,婚姻本身是家庭责任的肯定与开始。
婚姻是一个严肃的课题,是绝佳人生的历程。
佛教规定在家居士要守五戒,其中的不邪淫戒更是非守不可,同时强调,夫妇彼此之间要互守信诺、互守贞操等,由此可见佛教对婚姻的重视。
站 在佛教徒的立场,五戒中的不邪淫戒,是夫妻共守。因为邪淫不仅是家庭问题,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,这种罪业是很重的。大家千万不要认为逢场作戏没有关 系,假戏真演,终会导致婚姻破裂;而且以生理健康而言,男人在外面宿娼嫖妓,可能感染花柳病、梅毒、爱滋病的病毒,而带回家传染给妻子,贻祸给后代。就心 理层面而言,不论男女,一个人有了外遇,便会造成另一半的不平衡,因而第四者也可能接着出现,问题不断衍生,造成社会的不安,这个责任实在太大了。所以婚 姻的社会责任是不容忽视的!
结婚是两个家族的结合,人际关系因之扩大而改变。面对人生的新境界,更应秉持慈悲的精神,来对待、照顾另一半的亲人,公公婆婆及岳父岳母。同时也应以智慧来处理家务事,以理性来迎接儿女的出生,给予适当的教育。这是在婚姻过程中,应该学习负起的责任与义务。

3、婚姻的本质是什么?

答:婚姻的本质——就是“因缘生、因缘灭”,它是无常、无我、无自性和唯识的。
婚姻怎么生?很多因缘和合而生;怎么灭?因缘散了就灭。但是,我们对于因缘生灭,有太多的情绪在里面。“情绪”不一定不好,可是如果是太复杂、完全无法操纵、包含太多的我执和情绪在里面,那就会变成痛苦和折磨。
其实,婚姻并非初恋时想象的那么神圣,它是建立在爱欲的基础上,是诸因缘合和的产物,爱欲是内因,其它的条件均是外缘。
婚 姻是“缘起性空”,变幻不实的。即事相上是有的,本体(自性)上则是空的。一般人听见空便以为一无所有,空空如也的意思。其实,空是无自性义:即万物万物 皆是发展、变化的,有条件的;非永恒不变、无条件的存在。不仅爱情、婚姻是有条件的,世间万事万物均是因缘合和而成的。
不过,虽然没有永恒不变的爱情和婚姻,但是有条件的、因缘聚合的婚姻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。所谓:有因有缘则诸法(事相)生,无因无缘则诸法(事相)灭。固定的、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。
希望完美、希望永恒的观念,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执着欲望,这——就是婚姻痛苦的根源。

4、佛教是反对家庭制度的吗?

答:不反对。
佛教决不勉强改变任何人的生活方式,出家,仅仅是佛教生活方式的一种,家庭才是佛教建设的根基所在。
佛陀曾积极勉励家 庭生活的如理建立,比如《善生经》,就是一部指导在家生活的经典,指导在家人应该建立正确的伦理生活:子女对父母要报恩要孝顺,父母对子女要教养,成人后 要帮助他们婚配;弟子对师长要供养要恭敬,师长对弟子要尽心教导,要代选择明师善友;妻子对丈夫要敬爱服侍、要诚实料理家务;丈夫对妻子要给养服饰饮食、 要怜念、要亲亲;主人对仆从要给食要体恤,仆从对主人要服从要尽职;亲族邻友对待亲族邻友,都应互相敬爱、互相济助、互以赤诚相待、互以善言规勉;在家人 对待出家人要恭敬设座请教、要布施供养,出家人要教导在家人修行向善。
家庭成员关系和乐、家庭教育的成功,能提升个人品质,为社会带来祥和,也能达到净化社会的目的

5、佛教如何看待感情和处理感情?

答:佛教所说的“情”的概念非常广泛,包括亲情、人情、友情、爱情,以及我们各种各样的情绪,如快乐,欢喜、孤独、忧愁、寂寞,所有这些都属于情的范畴。感情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,因此,只要合乎法律、道德,都是佛教容许和肯定的。
佛教并不排斥感情,但却主张以慈悲来升华感情,以般若(智慧)来化导感情。佛教鼓励夫妻之间要相亲相爱,同事之间要互敬互谅,朋友之间要相互惜缘,进而做到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,亦即将一己的私爱,升华为对一切众生的慈悲。
那么,佛教是如何看待爱情的呢?
佛教认为爱情是生命的根源,是生死的根本。
有情众生为什么会在三界六道里没完没了地流转?
就 是因为以无明为父、贪爱为母。无明导致了盲目的、无意识的冲动,使我们干出很多不该干的事情;又因为情的力量,使我们被三界里的各种现象系缚住了。比如对 家庭有感情,就会被家庭所束缚;对事业有感情,就会被事业所束缚。正因为感情是有强烈的束缚作用,所以佛教把感情看作是生死流转的根本,其中尤以爱情的力 量为最。
古德云:“爱不重不生娑婆。”
爱是生命的根源,根据佛教的“十二因缘”说明,人因为有情爱,所以轮回生死;人因为有情感,因此称 为“有情众生”。情爱并非专指男女之间的爱情,举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、朋友之间的友情、同胞之间的袍泽之情、忠臣爱国之情等,都是情爱的表现,乃至个 人的兴趣、爱好,也是一种情感。
佛门中许多感人肺腑的孝行,如目犍连救母;陈尊宿编织蒲鞋孝养母亲;无著菩萨感化胞弟世亲,广传大乘;裴休送子出 家,并作《送子出家警策箴》,惕励其子以求道为贵等,皆是化私爱为大爱的至真至善的感情,更是情爱净化的高度显扬。因此,人类的情爱,除了儿女私情,更有 舍弃个人贪欲的无限慈悲。
情爱人人需要,但是情爱有染污的,有纯洁的;有占有的,有奉献的。情感如水,“水能载舟,也能覆舟”,情感处理得当,则 不失为一种鼓励向上的力量。爱如冬阳,可以溶化冰雪寒霜,可以激发人性的真善美;但是,如果爱得不当,譬如爱的对象不对、观念不对、方法不对;爱得不正 常、不应该,则不但会使双方产生烦恼痛苦,甚至因爱生恨,导致身败名裂,丧生灭顶。因此,佛教认为染污、占有、自私、执着的情感,是学佛者的障道因缘。所 谓“爱河千尺浪,苦海万重波”,我们必须慎思!
感情处理不当,固然能障碍道业,但是“爱的净化是慈悲,爱的提升是”,如果能将爱升华为慈悲,则“慈息贪欲,悲止瞋恚”。
因 此,佛教主张:“以智化情”、“以慈作情”、“以法范情”、“以德导情”,亦即用理智来净化感情、用慈悲来运作感情、用礼法来规范感情、用道德来引导感 情。把自私占有的感情,转化成无私的道情法爱;把有选择、有差别的情爱,净化为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的慈悲奉献,这样的情感生活才能更丰富,更隽永。

6、居家如何处理人伦感情?

答:居家要善处各种感情生活,如:亲情、人情、友情、爱情。
基本的处理原则如下:
(1) 对父母长辈要恭敬孝养,以尽人伦之情;
(2) 对夫妻伴侣要相敬相爱,生活无令缺乏,以克尽夫妻互谅互信之情;
(3) 对兄弟姊妹要助其创业,使其生活顺利,以尽手足之情;
(4) 对年幼子弟要教授礼仪及处世之道,助其达成理想,以尽提携之情;
(5) 对亲人朋友要讲求仁义,以尽守望相助之情。
此外,居家的感情生活中,除了创造欢乐的气氛,增进彼此情感的融和,更要以缘起法,升华净化彼此的执着,以信仰为居家生活的中心,带领眷属,由爱家到爱人,将家庭的小爱,扩大为菩萨清净的大慈大悲。

7、如何正确地看待欲望?

答:欲望,通常指驱使人想望、追求某种东西的内在动力。
以佛法的观点来看,欲望的性质可分为三种:即善、不善、无记(非善非恶)。善的欲望 需要发扬;恶的欲望需要压抑;除此而外,还有非善非恶的欲望,如正常的生理需要如饮食、睡眠等等,这些欲望本身虽然没什么过患,但它们一旦和我们的贪、 嗔、痴烦恼相应,就会介入恶的成分而变质。
贪欲,是被视作恶的。对世间的五尘六欲,及钱财名位等的执着、想望、迷恋和过多的、非分的贪占、追求。 贪欲的危害,古人早就有深刻的认识。《老子》云: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,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,难得之货令人行妨。”婆罗门教、基督 教、儒学等亦皆对人欲的危害,有不同程度的揭露。
人欲横流,为现代社会的一大弊病。
佛教认为:贪欲使人热恼不安,驱动人发起不善业,由有 漏业导致生死苦果,贪欲是人生诸苦之本源。经中说:“欲为苦因”,即指贪欲。贪欲之中,性爱方面的贪欲,尤为造成生死轮回的根本。《圆觉经》卷一:“一切 众生,从无始际,由有种种恩爱贪欲,故有轮回。若诸世界一切种性,卵生、胎生、湿生、化生,皆因淫欲而正性命。……”
但欲望并非都是有害的,有益的“善欲”、“善法欲”,佛教则认为应予肯定,并培育增长。善欲、善法欲,指对弃恶修善、自利利人及修习佛法、追求真理、利乐众生等高尚理想的向往、追求。这种欲望是精进(勤)的前提,是我们成就一切善法、佛法的根本动力。

8、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?

答:不,学佛并不要求出家;事实上,绝大多数佛教徒都是在家人。
佛教的宗旨虽在解脱生死,出家虽是解脱生死的最佳途径,但是,出了家的如不 实修或修不得法,未必能够解脱生死;不出家的,如能正确修持,则可以解脱生死。以佛法来看,在家人也可修成小乘的第三果,三果虽未出三界,但也不再受生 死,死后上生色界净居天,再证四果阿罗汉,就入解脱之境了。所以在家人证到三果,也就相近于解脱了。
若照大乘佛教的观点来说,为了化度众生,菩萨随类应现,到处化身,经常是化现在家人的身分,所以在有名的大菩萨中,除了地藏、弥勒菩萨之外,许多菩萨现的都是在家相。如印度的维摩诘居士及胜鬘夫人,都能代佛说法,但他们都是在家人。
所以,真正行菩萨道的佛教信徒,不是一定要出家的。
简言之:出家的僧人是佛教的骨架,在家的居士是佛教的皮肉。在本体上说,出家的重要;从作用上说,在家的重要。因此,信了佛的,可以出家,但却不是必须出家。

9、佛教反对离婚吗?

答:佛经中没有不准离婚的明确根据。不过,由于离婚对男女双方都是非常痛苦的经验,对孩子也是非常大的伤害,所以佛教也不赞成离婚,而在现实生活中,一般主张“劝合不劝离”。
佛 教主张婚姻的美满及婚姻的责任,既然结为夫妇,结婚之后,应该相亲相爱,互相尊敬,各守各的本分,各尽各的责任,佛教严禁邪淫(私通),婚姻破裂,多数是 由夫妇之间不能互守道德贞节。如果夫妻都能坚持不搞婚外情,严守不邪淫戒,婚姻是不容易破裂的。即使破裂了的婚姻,佛教也主张破镜重圆;所以,佛陀虽不许 出家比丘介入俗世的婚嫁,但仍许可比丘们为“若男女先已通,而后离别,还和合”(四分律卷三)。
男女的离婚,对于彼此的心理,尤其对于儿女的抚育,都有不良的影响。事实上,离婚可能会解除一些人的痛苦,使他们暂时脱离婚姻苦牢,但也造成很多社会问题:单亲家庭、再婚、子女问题、社会不稳定等。有鉴于此,也可以说,佛教是不赞成离婚的。
佛教虽不赞成离婚,但是假如到了水火难容的地步,也要好聚好散。因为一味地反对离婚,让彼此怨恨的人在一起,这也不对。
另 外,佛经中也没有说离婚是犯戒的行为。所以,万一由于感情的冲突,乃至是出于暴力、虐待等情况,甚至危及到生命,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,是可以离婚的。然而 作决定前,必须做长远的打算,双方应先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做理性疏导、恳谈,了解问题所在,或者可寻求亲友、佛教机构协助,试着体谅对方,共同为家庭和谐而 努力,再心平气和相处一段时间,看双方关系是否有转变。
现代都市人离婚率高,与接触面广、社交活动多及心灵无法调适、缺乏沟通等因素有关,只要夫妻尽力去做,是可以挽救婚姻的。因为要想改变配偶,最短的路是先改变自己,这体现了婚姻中委身和舍己的原则。
如果是为了满足情欲的理由而离婚,那是不道德、罪恶的,也不是佛教所许可的。

10、佛教对重婚的看法是什么?

答:佛教反对重婚,因为它违反守持“邪淫戒”精神,并且破坏了道德秩序和社会安宁。
男女双方能结为夫妻,这是因缘;不仅是今生的努力,也包含了前世的因果。因此,夫妻相处应互相尊重,彼此亲爱、包容,维持一心一意的感情。
如 果在婚姻期间内,男女任何一方,未经合法手续办理离婚,而又再婚,这就是犯了重婚罪,不仅是法律不允许的,也是佛法所禁止的。因为佛法是重视世间法律的, 所以,佛教在五戒当中的“不邪淫戒”,就是规范夫妻双方除了配偶以外,不得与其它人有夫妻的关系。即使不受五戒的一般人,法律也明文规定一夫一妻制度。遵 守一夫一妻制,可省却许多家庭的纠纷烦恼。

11、生命中的痛苦和快乐是从哪里来的呢?

答:从根源上来说,痛苦与快乐来自我们的内心。
痛苦和快乐往往是因为我们所接触的境界引起,当我们遇到顺境,遇到欢喜的境界,就会开心;但我们接触到逆境,接触到不喜欢的境界,又会痛苦。
凡夫最大的特点就是心随境转,如果是一个思想境界很高而内心又很充实的人,外界的环境,就不会对他构成太大的影响。痛苦与快乐的发生虽然与外在环境有关,但从根源上还是我们的心,因为我们有困惑、烦恼、执着,所以不同的境界,就会使我们产生痛苦与快乐。
解除痛苦最好的方法,来自调伏我们内心的烦恼,而非改变他人。

12、什么是不邪淫戒?邪淫的果报是什么?

答:不邪淫戒为五戒之一。为在家学佛居士所持之戒。
不邪淫即除了夫妻之间的男女关系,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,均称为邪淫。
邪淫。又作欲邪行。为十恶之一。即在家者不可为之恶行之一,以男性而言,指与妻子以外之女性行淫,又虽与妻子,但行于不适当之时间、场所、方法等,亦为邪淫。不邪淫包括:男女双方不得非支、非时、非处、非量、非理而行淫。
在家人主要应杜绝与他人的邪淫,在家人除了夫妇以外,绝对不可有越轨的行为,与他人行淫欲之事;夫妻之间的邪淫则应逐渐克服(夫妻间邪淫属中、下品,果报较轻)。
在当今的社会,如果一个人能做到不邪淫,就算是君子了!
犯邪淫的果报,据《中阿含经?卷五十》载,邪淫者必受现世及后世之恶报。
《分别善恶报应经》云:“邪欲报有十种。何等为十:一欲心炽盛,二、妻不贞良,三、善不增长,四、善法消灭,五、男女纵逸,六、资财密散,七、人多疑虑,八、远离善友,九、亲族不信,十、命终三途(三途即地狱、饿鬼、畜生)”。
若生人中,得二种果报:一者妻不贞良,二者不得随意眷属,是名邪淫果报。如《中阿含经?晡利多经》云︰“邪淫者必受恶报,现世及后世。”邪淫的恶报如是,凡正人君子与学佛者,皆宜慎之!
反之,若能守持不邪淫戒,则可得种种功德,如《十善业道经》言:“若离邪行,即得四种智所赞法,何等为四?一、诸根调顺,二、永离喧掉,三、世所称赞,四、妻莫能侵。”不邪淫还可得相貌端庄、夫妻和睦的果报。夫妇相敬如宾,无有其它淫乱行为,便能和睦相处,成为美满家庭。
古人言;“万恶淫为首”;“赌近盗,色近杀”。又云;“倾家二字淫与赌,守家二字勤与俭。”人能惜身如玉,洁身自爱不邪淫,则能贞良守礼,人与人之间将皆是纯洁的友情,无有家庭的破裂,感情的危机。
孔子说:“少年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”。《朱子家训》讲:“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”。颜云:我不淫人妻,人不淫我妇。皆是劝导人们贞节守礼,循道德人伦,而完成自已的品学修养。
学佛者若能遵守不邪淫戒,可得防非止恶,内心可得清凉如饮甘露,渐次可得解脱三界,成就无上菩提。

13、请问,那种类型的人婚姻痛苦较多?

答:凡自我观念重的人,婚姻痛苦较多。
以自我为中心的人,往往心胸狭窄,嫉忌心强,嗔恨心重,这种人大多婚姻不幸福;相反,心胸开阔的人,慈悲乐观的人,善良宽容的人,大多婚姻幸福。
另 有一类人,则是因自身条件好,才貌双全而生执著,对婚姻要求完美,对爱情期望值甚高,不甘平淡,喜欢别人众星捧月般对待自己,以为婚姻始终都应激情浪漫, 轰轰烈烈,对平淡的家庭生活易生烦恼,日久便由龃龉而生婚变,不少“女强人”的婚姻便是这种类型;当今社会不少事业型的“女强人”,大都婚姻家庭不幸福, 症结就在于此。
以佛法的观点来看,众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,从“我执”产生“我爱”。但我执越重,烦恼就越多。凡事从“我”的角度看问题,就会产 生二元对立的分别心。譬如:这个是我的身体,这是我的丈夫、妻儿,这是我的国家,这是我的财产,这是我的思想,这是我所讨厌的,这是我所喜欢的,这是我的 痛苦,这是我的快乐,这一切的一切,都是以自我为主。
自我观念重的人,缺乏宽容心、感恩心、谦卑心、患得患失,故往往难以得到快乐与安祥。
自我观念重的人,遇到婚姻的冲突,往往容易走极端,不能理性地解决矛盾,动辄便采取离婚、暴力、出走等极端手段解决问题。
我执重的人,应从加强自我道德修养,转变心念上下手,要下大决心、化大力气转变自己的习性;如果随逐习气,则会深受其害,陷入烦恼和自我折磨的泥潭。如果家中出现矛盾,切不可走入极端,动不动就以离婚作为解决的手段。
当知——“换人不如换心”;只有转变观念,方是最好的解决方法。

14、问:佛教说善有善报,为什么我一生做好人,婚姻还是不幸福?

答:这是一个被经常问到的问题,提问者往往是女性,看来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。
一切痛苦或快乐,都是众生的业力所感。婚姻的幸福还是不幸福,也是如此。种因感果,三世流转。
因 果报应,是佛教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之基本理论。谓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法则支配之,善因必产生善果,称为善因善果;恶因必产生恶果,称为恶因恶果。即任何思 想行为,必然导致相应之后果,“因”未得“果”之前,不会自行消失;反之,不作一定之业因,则不会得相应之结果,并据此提出“三世因果”之说,即:现世之 贫富穷达,乃前生所造善恶诸业所定之果报;而今生之善恶行为,亦必影响来世之罪福报应。
佛教的因果报应是通三世的。一生做好人,婚姻还是不幸福。这中的原因,主要来自前世的不善业的流转。
人类与一切众生,是无限生命的延续;不是神造的,也不是突然而有的,也不是一死完事的。这如流水一样,激起层层波浪;生与死,只是某一阶段、某一活动的现起与消散。
我们在前生,思想与行为,如向于自利利人的、善良而非邪恶的,今生才能感到福乐的善果。
有了这三世因果的信念,想起从前,能够安命,决不怨天尤人;为了未来,能够奋发向上,决不懒惰放逸。安命而又能创命的人生观,是三世因果论的一大优点。
还 有,从无限延续去看,受苦与受乐,都是行善与作恶的结果。善行与恶行的因力,是有限的,所以受苦与受乐,并不永久如此,而只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阶段。任何 悲惨的境遇,就是地狱,也不要失望,因为恶业力尽,地狱众生是要脱苦的。反之,任何福乐的境遇,那怕是天国那样,也不能自满。因为善业力消尽,还有堕落的 一天。所以真正的三世论者,在一切境遇中,是充满了希望,而又不断的向上精进着。从自作自受而看到共作共受,每一家庭,每一国家,在历史的延续中,也从来 就符合这因果升沉的规律。
我们这一世遭遇的种种不幸,是过去生中造的不善业;这一生当中能够过得很安稳、很自在,一切称心如意,也是过去生中累积的善因。
因果的定律还有两个要点:
(1)、是“因果不会消灭”。除非你不做因。如果做了,种子永留神识中,不会坏灭,遇缘便起现行,招受果报,如果做了恶因,要想不受恶报,那是没有办法的;唯有修习佛法,断尽三界烦恼,获得清净种子,方可免除恶报的痛苦。
(2)、 是“善恶不相抵销”,已种恶因,分受其报,不可以为再做点好事,就可把这应得之罪抵销去。须知多做善事,多增善缘,只可使恶报由重转轻,所谓“重报轻 受”;同时由于善缘增多,恶缘渐减,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最好办法。可见多种好因,可得好的果报。人生在世,多做善事,还是非常重要的。
所谓“一生做好人”,这个的标准倒底是不是大众的认定;如果仅是自己认定的,掺杂有抱怨情绪,那么,还须自我反省检查,改过迁善,则终将获得幸福。

15、婚姻不幸福,有办法改变吗?

答:有。只要你相信三世因果报应,种善因必得善果,持之以恒,终必见效。
幸福的婚姻,来自我们前世及今生的行为方式;幸福的婚姻,不是天赐,也不是命运安排,完全是我们的所为感得的果报。婚姻不幸福,用不着怨天尤人,更不要自暴自弃,而要从现在开始,就要学习改变自己的婚姻和命运。
(1)、相信种因感果,相信凡事皆是自作自受。佛经云:“纵使经百劫,所作业不亡。因缘会遇时,果报还自受。”如果明白我们的现在的一切,不过是业感果报,我们心中的积怨,相信便会大大减少;
(2)、对已不幸福的婚姻,不可雪上加霜,破罐破摔,而是要善加维护;“真认自己错,莫论他人非,他非即我非,同体为大悲。”
要学会找对方的好处,找自己的不是。要学会换位思考,要有慈悲心,要有“以德报怨”的胸襟,慢慢修复家庭关系。即使不达理想,也不可意气用事,动辄便提离婚,这是最不好的。
(3)、要多做好事,积善积德,并将此功德回向,以释结解怨。中国的《易经》上讲: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。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”一个人如能常做好事,则命运一定好;如常做坏事,则终将遭受恶报。一个家庭能够常做好事,后代子孙一定好。
明代袁了凡先生的故事,便是改造命运的最好例子:
袁 了凡是明代江南吴江人。隆庆四年(1570)举于乡,万历十四年(1586)中举为进士,授宝坻知县(县长);后擢兵部职方司主事。了凡先生早年曾在云南 慈云寺。遇到一位道貌岸然的孔先生,孔先生为他算命,断定他一生的吉凶祸福。并预言他命中无子。袁了凡记下预言,“试数皆验”,袁从此认为一切皆为命定。 后来在南京遇到虚谷禅师后,受其教诲努力行善,在当县长期间,努力为百姓谋福,命运也发生巨变,不仅所求逐愿,且于中年后生得两个儿子。为教育后代,他专 门写下《了凡四训》一书,以自己亲身经历,教导如何做人处事、如何消除灾难、如何修善积福,以作家训传子。
《了凡四训》一书对后世影响极大,许多人效仿袁了凡先生,积极行善,其效果明显,不少事例收于诸善书之感应篇,流传至令,可说影响非常之大。
如果向袁了凡先生那样,努力改过迁善,婚姻及命运自会改变。

【家庭篇】

1、夫妻和睦幸福之道是什么?

答:夫妻和睦幸福之道,有以下四个方面:
(1)、相信婚姻是因缘所生法,事相上有而自性体空;
(2)、相信婚姻是前世与今生的所为而感得果,因此,无论幸福或不去幸福,皆是自作自受,而非命运安排。坦然接受苦与乐,对乐不执著,对苦不怨恨,对婚姻家庭能够“随缘而尽本份”;
(3)、夫妻相处的基本原则是——尊重而不占有、关怀而不自私、随缘而不强求;
(4)、行为端正,男女作风正派,切不可有婚外情与邪淫行为。
若能做到以上四点,婚姻便会幸福安定。

2、结婚后生育小孩,会不会影响修行?

答:不会影响修行,而且还能学习很多东西,譬如:佛法与生活、布施与慈悲、自修与利众等。
结婚后,有不要孩子的权利;但如果仅为自私,便是 不负责任的想法,也是拒绝成长的观念。婚姻与性、婚姻与生育息息相关,很难分割。如果因为真想把大多数的时间用来修行,因此不想有家庭,那是可以接受的。 但如果说:“我不喜欢小孩,因为小孩会妨碍我修行。”那就是自我中心的错误态度。
如果没有小孩,就真正表示修行会更好?说“生育小孩会影响修行,”是否暗示你把大多数的时间都用在修行上,所以与逃避无关,这或是无意识的是用佛法来包装自己?
如果有小孩,就表示修行会分心?这种态度暗示厌恶小孩,认为他们会妨碍修行。这种态度是否正确?其实,应当深入观察,让自己分心的究竟是什么?
常见有青年“修行者”执著地宣称:为了修行,我宁愿不要小孩!但很难听到他们宣布放弃婚姻与性,难道婚姻与性就不影响修行吗?
有了孩子,才会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生养儿女是多么的不容易。从怀孕到生产,从生产到小孩上学、结婚、成家,成家之后,还要帮他立业,牵肠挂肚,万般呵护。没有孩子,不会知道为人父母的责任,也很难知道为人父母的辛苦。
结论:婚姻、小孩可以成为各种烦恼的源头,但未必障碍人成为好的修行者。

3、我们一家人常吵架,苦不堪言,如何维系下去呢?

答:家是积聚善恶果报之处,家除了快乐、幸福一面外,也包括痛苦的一面。家庭里幸福多,还是痛苦多,取决每个人的因果,故人人不同。
一般而言,一家人或多或少总会吵架,这是是理所当然之事,不然怎叫做家呢?家就是不自在义、痛苦义、烦恼义、恩怨义、因果义,家不吵架,不像家,吵大或吵小而已!只要有二人以上,就有人我是非,纠缠不清。
中国有句谚语云:“清官难断家务事。”现在社会上,最扯不清的业障,就是家庭纠纷,最不易摆平。
依佛法处断方式,略提四点:
(1)、家庭是个共业,是有恩怨而相聚的,既知恩怨之业而来,佛陀告诉我们说:“应该随缘消旧业,更莫造新殃。”
(2)、 家庭吵架闹纠纷,佛陀告诉我们说:“诸法本空,了不可得。”家是如幻如化,吵架也是如幻如化,纠纷也是如幻如化,眼前所呈现的一切,无非如幻如化,空幻不 实,一切无非无常在演变,家庭吵架,冷战与热战也是如幻如化,了不可得,再如何的苦战也是无常的,绝对不是永恒不变的,何必被如幻如化骗了,何必被无常的 冷热战骗了!
(3)、家庭是种种业缘组合而成,每当遇到不如意或痛苦事,如果是学佛的三宝弟子,应把这些不如意事或痛苦事,当做修行的逆增上缘,能促成道心的坚固,知道苦才能猛然觉悟哩!佛经云:“十方三世诸佛,皆以苦为良师。”
(4)、 家庭吵架闹纠纷之际,心里要怀着报恩想,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,兄弟弟妹有缘相聚,要爱惜亲骨肉之情分,是难遭难遇的。心里更应该如此而思惟,一家人从无 始劫来,已经于六道轮回,一世一世而过,相聚又离散,何止投生在这个家一世而已呢?我们再纠缠轮回下去,绝对不是办法,在今生此世,彼此就不应该再继续结 恶缘下去,好好结个善缘,彼此互让、互忍、互尊,解除彼此恩怨,无始劫来的一切恶因果,在今生了办,甚至大家共同归依佛门,共同为解脱生死轮回而努力。

4、佛教是如何看待妇女的?

答:佛教认为,众生平等;对妇女而言,在佛性上与男性是一样的。
从学佛证果的观点上说,男女是平等的,女人除了必须转了丈夫身才能成佛之外,至于成罗汉、成菩萨,根本是没有男女差别的。
男众出家修行,可证得阿罗汉果,女众出家修行,同样可以证得阿罗汉果。又如观音菩萨常现女身,也唯有女人的气质,最能近乎慈悲的菩萨精神,佛也常说“以慈悲为女”,所以不要有重男轻女的观念。
有人问,佛说众生平等,为何又讲对女身应该厌离呢?
对女身的厌离,要看你对女身是怎么看的?如果觉得女身挺好,不执着女身的相,也就无所谓厌离的问题。如果有感于女性本身的某些不足,如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不足,当然也会厌离女身。
佛教也没有要我们一定要厌离女身,尤其在大乘佛教里,觉得男女本身就是一种假相,并不是真实永恒的。
如 《维摩经》中有段关于女身问题的对话非常精彩。当时,佛弟子中的第一舍利弗尊者,去看望维摩诘居士,天女就在天上散花,舍利弗心中不悦,维摩诘居士就介绍 说:这位天女是大菩萨再来,不是一般的人!舍利弗就问天女:你修行这么长时间,怎么不转成男身呢?天女就用神通力量,把舍利弗变成天女,舍利弗也莫明其 妙,搞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。天女就说:男女本来就是一种假相,诸法是无相的,只要你不执着女相,就没有这种高低的分别了。
人的很多欲望,都是由于这种男女相的分别和执着才产生的,所以,关键是看我们从什么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。

5、学佛必须吃素吗?

答:在家学佛不要求吃素。当然,如果条件充许,吃素是很好的。
素食是中国汉传佛教所强调和鼓励的,南传、藏传佛教并无此规定。如果能够吃素的话,这是基于慈悲的立场,不是现代人为了健康和经济的原因。事实上,肉食既伤慈悲,也的确有损健康,所以,大乘经典如《梵网经》、《楞严经》等都强调素食,严禁肉食。
(1) 吃素的目的是什么?吃素是源自于大慈悲心,是因于对畜生道众生的悲悯,是对他们被残杀、被屠戮、被烧煮等惨烈遭遇的不忍。所以,虽然在家五戒和出家戒,虽 没有禁止食肉,但《梵纲经菩萨戒本》中便将食肉列为菩萨戒。经云:“一切众生肉不得食。夫食肉者,断大慈悲佛性种子,一切众生见而舍去,是故一切菩萨不得 食一切众生肉。食肉得无量罪。”
(2)吃素不是学佛的必须条件,而是学佛的必然结果。它不是用强求的,而是当自己慈悲心增长时,自然会发生的现象。但这种结果,也只是学佛当中的一种“副产品”,而不是学佛的目的。
但如果还不习惯吃素的,或是慈悲心还不够大到能自然不忍吃肉的,练习吃素,可以培养增长慈悲心。此时,吃素是学佛的一种手段,一种增长慈悲心的手段,但这种手段也不是必须的,是自由选择的,而不是强制性的。
(3) 对于有心吃素,而环境因素不许可的人,可以暂时随顺因缘,或吃“肉边菜”。毕竟发心要比外相更重要,有“不忍吃肉”的慈悲心,要比强求吃素更重要,而爱护 自他一切生命的慈悲心,又比不吃肉更重要。对环境有困难的人,当更努力在心性上修持。但还不能发心吃素的人,千万不要以这种论调当借口,来掩饰自己贪好吃 肉的行为,更不可以此来反对、破坏别人吃素。

7、家庭中的成员信仰不同,彼此应当如何相处?

答:同一信仰的家庭最圆满幸福,但此事可遇而不可求;因为凡事皆有因缘果报,强求则往往会增添不必要的烦恼。
如果家庭中有不同信仰的成员,应该有尊重包容的精神,尊重别人的选择;更不可批评、非议他人的信仰。自然界的风雨各不相同,但也都能遍洒人间,滋润成熟万物;宇宙间的星球各有运转轨道,也能彼此循环无间,呈现昼夜四季的风貌。
面对不同信仰的家庭成员,宽容心与慈悲心,是溶化彼此隔阂的不二法门;多一些赞美的声音,多一些关怀的温情,多一些协助的行动,多一些忍耐的。
人人皆有信仰宗教的自由,藉由尊重包容的平等观,才能避免困扰和纷争,不造成家庭情感的伤害,影响和乐的气氛。

8、丈夫有了婚外情,妻子该怎么办,是否也可报复?

答:丈夫有了婚外情,妻子最好的办法,是用宽容、爱心、等待来化解;如果为了报复配偶,也去搞婚外情,这是由于怨恨心的作祟,而非理智的行为。
社会风气的开放,异性间的接触增加,因而产生很多婚外情,进而使美满的家庭破灭。以上海为例,由于婚外情的激增,在过去20年,上海的离婚率增加了20倍,该市的结离婚对比率约为25%左右,已经成为中国离婚率最高的城市。
造成婚外情的原因很多,但最深层的因素,则是人对感情缺乏自控,因而沦为情欲的奴隶。
婚 外情对家庭的和谐及安定,是个非常大的危机,对当事人来讲,是心理上及人格上最大的污点。因为做一桩不该做的事,当时会有一种兴奋感,一种享受刺激的快 乐,但这是非常危险的快乐。特别是在年纪大了以后,也许别人已经原谅自己,可是自己会为年轻时的莽撞、冲动、不懂事而感到遗憾。当然也有些人希望永远忘 掉,再也不要去想它,但是,做过的事就是做过了,即使故意要忘掉,总是突然之间又在记忆中出现。
所以,碰到外遇这种事,当事人最好及时回头,如果配偶尚未察觉也不要跟配偶说;如果是对方有了外遇,就要暗示他并且包容他、等他回头,才是维系美满婚姻之道。
古 人要求女人守贞节,是为家庭和乐、安定,女人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,虽然觉得不太公平,而且吃一点亏,可是不会产生什么大问题。然而现在女人的外遇和男人一 样,被认为是“不正常的正常现象”。甚至有人以为,男人有外遇,女人也有外遇,就变成是公平的、正常的,这好象已是值得同情、原谅的事了。
但是, 今天的女人若跟男人比较,还是家里更重要的主角。虽然女人在外面也一样赚钱养家,对家庭的贡献和男人相同;可是,在对于子女及家庭的情感上,她和男人并不 相同。所以,女人不要为了报复男人而找外遇。即使有人引诱,也应该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、家庭安全保障,为了儿女人格的正常发展,拒绝外遇。由此可知,男人 固然不该有外遇,女人则更不必为了争取男女平等的理由,而主张可以有外遇了。
万一丈夫有婚外情,不宜意气用事,动辄便闹离婚,或者采取对等的方式,也搞一段婚外情,凡此种种,不仅是愚痴的恶行,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站在佛教徒的立场,五戒中的不邪淫戒,是夫妻共守。因为邪淫不仅是家庭的问题,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,这种罪业是很重的。
如果当事人是佛教徒,则一定要学会慈悲包容,因为在包容别人的时候,问题往往就自然解决了。当然,这是需要耐心的,因为凡事皆有因缘,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”嘛。丈夫出轨,妻子自己是否也存在不是呢?这些,都是值得反省的。
结论:面对婚外情,最好的解决方法是——“用爱再去把爱赢回来”,因为“换人不如换心”,衣服新为时髦,人则是老的好。

9、在家信众应该如何经营钱财?

答:佛教有所谓的“正命”,就是合乎五戒的经济生活。在人世间,小至个人生活,大至国家的富强,社会的安定,都与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。
如何经营钱财?即:将本求利,获取报酬;勤劳节约,积集财利;一技之长,开拓事业;灵巧,增加财富。这些都是净财的来源,不犯法不违法,合乎佛陀所教导的正命的经济生活。
钱财要如何分配呢?可分为十等分:六分作为家人生活之用,其余四分,一分储蓄,备不时之需;一分作为医疗或娱乐之用;一分帮助亲属或社会福利之用;一分作信仰布施,广植福田之用。
来路正当的钱财不是毒蛇,而是福报,只要懂得经营分配,钱财也能成为人间的慈航,救人上岸,解除自他的忧悲苦恼。

10、我是个学佛的生意人,但叫我不打妄语、不喝酒怎么行?有无其它办法?

答:难道你是靠打妄语来做生意?如果这样,人家上你一次当,下次再也不会来了。你想想,假如人家骗你,你欢不欢喜?孔子曰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商品广告是“真不二价、童叟无欺”,如能这样做,还怕没生意吗?
对合作者,你可告诉他:“我是佛教徒,说话真实,我这包糖成本是三块钱,我现在卖你三块五毛钱,并不多吧!我应该赚你五毛钱的。”做生意当然就是要赚钱的,但要赚得公道。
你不要说:“这东西是我花四块钱买来的,现在卖你三块五毛钱,我都亏本卖给你了。”尽说这些假话,鬼才信你啊!你老老实实、坦坦诚诚地说真实语,身为商人,要好好学这个诚实。客户看你老实,谁不常与你来往交易?
客户知道你是佛教徙、是个好人,知道你不会骗他!他就喜欢和你做生意,永久都是你的客户。一个人不怕他怎样狡猾,只要你对他诚恳,他决定会相信你,同你做朋友。生意人薄利多销,赚钱赚得实实在在、安安乐乐的,那多么好!若以打妄语赚钱,取财无道,会富贵吗?
问:做生意应酬时,不喝一杯酒怎么成?
答:难道这杯酒不喝,生意就做不成?只要你价钱公道,让对方多赚一点,你不要敬人家酒,甚至连茶水都不敬,客户都会跑来家中找你!
一个人要在道德根本上做好,佛教徒在世间,要起化导世风的作用,要改变世间不好的风气。不要像有些商人:为了做生意,什么不好的事都做了,如有商人的为了钱,不仅“三陪” (陪吃、培喝、培…),连“四陪”都不止;这样赚钱也不会发财,发财也没福报,只有祸患跟上来!
学佛人要有正知见,不可顺波逐流,更不可同流合污;切不可为了几个钱,把自己的良心搞黑了,这样发财,果报在三恶道,真是大大亏本!

11、佛教徒可以打麻将吗?

答∶佛教徒最好避免参加此类活动。纯粹的麻将,不涉及赌搏,当属一种娱乐活动。但在今天社会,麻将早已变为赌搏活动,故不应去参加。
麻将赌博的害处:
(1)、赌博违反佛教五戒之一“偷盗戒”。赌博——根本是劳神丧财与败家丧志的东西,故在佛经中严格禁止(长阿含善生经),同时,赌博的本身,也是一种欺诈的行为,甚至因此而能犯杀人、窃盗、诽谤、恶口等罪,所以佛教是严禁赌博的。
(2)、赌博迷人,影响工作事业。麻将赌博不仅使人越陷越深,而失去工作创造的热情;还成天打麻将,想麻将,期望不劳而获,增长人的贪心。
(3)、很容易引发夫妻矛盾,破坏家庭安宁。有的人为赌博,影响了家庭经济开支;有的人沉迷于麻将,冷落了妻子(丈夫),甚至导致离婚。
(4)、 对子女影响坏。不少家长打麻将成瘾,对子女不管不问,有的家长在人手不够时还拉上孩子凑数,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,还容易让他们染上赌博的恶习。家长,是 孩子的“家庭老师”,孩子是二十一世纪的栋梁,而今正“茁壮成长”,用“麻水”为其浇灌,“麻声”为其歌唱……将来怎样成才?成怎样的才?

12、佛教对孝养好老人的看法如何?

答:羊有跪乳之德,乌鸦有反哺之恩,孝顺父母、师长、长辈是天经地义的。
佛门对孝顺之道有四种层次的要求:
(1)、物质上的孝养: 生活起居,照顾周全;三餐饮食无欠缺,物质方面使父母无忧虑。但精神方面,为人子女,常不能让父母称心如意,譬如父母在家独守门庭,心情孤独、寂寞无聊, 做子女的未给予安慰;或当子女的不时以语言,对父母有刺激,乃至尖酸刻薄的话伤及父母,虽然物质上不缺欠,但精神上父母依然未得到喜悦,勉强称之为物质孝 顺。
(2)、精神上的孝顺:对待父母细腻周圆,心的态度能低声下气,顺从父母之意(有善恶之别,善择之,恶考虑弃之),在精神上能得到父母的满意,但是物质上当子女的实有困境,经济拮据,无能施与父母得享,虽已尽心尽力了,亦不能两全其美,称之为精神孝顺。
(3)、物质、精神孝顺:顾名思义,就是在物质与精神上均能让父母满心得享,无从挑缺,与父母相处,彼此打成一片,天伦之乐等齐,以人间而言,已达到最可贵、最福乐、最天伦、最幸福美满之境地,登上人间至极之孝顺,人天共尊共仰也,称之为物质精神孝顺。
(4)、 出世间孝顺:能让父母亲有机缘亲近佛法,闻法听经,归依三宝,乃至受持五戒、在家菩萨戒等,让父母能远离娑婆(堪忍世界)苦海世界,免受生死轮回,乃至悟 道证果,百岁临终,能蒙西方三圣接引往生净土,因而离苦得乐,破迷启悟,同登正觉,究竟成就佛道,这就是出世间孝顺。
前面第一、二、三者是世间上的孝顺,也值得人人尊敬与赞叹;唯一遗憾,就是纵然让父母双亲毕生享乐,美满天伦,终其晚年寿终,亦不免受生死轮回之业力所牵引,又投胎转世,一世又一世无止尽的相续生死下去,周旋不出六道轮回。
毕竟世间孝顺是未究竟的、未圆满的,若能引导双亲出世间,免受轮回,当下就是菩萨发心,已尽该尽之孝道了,诸佛赞叹,龙天欢喜!

13、如何对待堕胎、流产?

答:堕胎、流产问题,是当今非常普遍的社会问题。在人工流合法化的国家内,“堕胎”基本上不犯法的。但站在佛教的立场,则任何生命(包括胎儿)的生 存,都理所当然地应当被保护,胎儿不是母亲的财产,他是一个人,他有属于他单独的、个人的尊严,有他生存的权利,所以,不能随便想拿掉就拿掉。
从 佛法的观点来看:人身难得,生命是宝贵的,应该得到起码的珍重和保护;佛教反对一切杀害有情众生的行为,当然包括堕胎、人工流产。佛教的五戒中“不杀生 戒”,就包括不得堕胎。如《优婆塞五戒相经》中关于堕胎罪,提到:“若为杀胎故作堕胎法,若胎死者,犯不可悔,是根本罪”;“若胎不死者是中罪可悔”。
据《分别善恶报应经》,杀生有十种恶报:一、冤家转多;二、见者不喜;三、有情惊怖;四、恒受苦恼;五、常思杀业;六、梦见忧苦;七、临终悔恨;八、寿命短促;九、心识愚昧;十、死堕地狱。
在现前社会,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堕胎、流产的事情发生,这是累劫不善业(杀生等)造成的结果,也是众生的共业。
从 佛教的立场来说,当受孕的时候,亦即父精母血组合时,新生命就已经开始,就要把他当成一个人,只是还没成形、还在准备成人,佛教徒不仅把他当成是人,还当 成是未来的佛。所以,只要怀孕了,不管成形或是未成形,不管何时堕胎都是杀人罪,跟杀一个成人是相同的罪过,而且,杀一个无辜、无知、完全没有抵抗力的一 个人,是非常残酷的行为,这是不尊重生命价值的行为。
目前堕胎的风气,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其实非常大。想一想,假使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亲生骨肉,都不顾惜地把他杀掉,那么对于一点亲属关系也没有的人,还会顾惜他们的性命吗?
没有避孕能力时,女性必须承担情欲后果,但当今科学发达,避孕方法和技术早已成熟,避孕药具随处可得;因此,处于生育年龄的夫妻,应该经常做好避孕准备,不要图一时之快,为自己种下无量罪过。
若不得已做了人工堕胎、流产,则应用忏悔、祈祷、诵经等方法,为小孩修福回向。其方法很多:如诵经(各宗教皆可)、布施行善等,将此功德,回向堕胎婴儿,以释结息怨。

14、如何教育好子女?

答:佛陀在《善生经》里,规定父母当以五事养育子女。
父母养育子女的五事是:一是教育好子女,不令作恶;二是教授子女正确的处世道理;三是关心爱护子女;四是为子女安排好婚姻生活;五是为子女提供正常的物质条件,满足他们的正常要求。
现代社会如何教育子女呢?以下四点意见可参考:
(1)、培养子女的感恩观念:什么是好儿女?就是他具有孝顺、尊重、感恩的心性。所以教育孩子,要让他从小培养感恩的观念,不但知道感谢父母的恩惠、老师的恩惠,也能够感谢社会的恩惠、国家的恩惠。他有这个感恩的观念,就是他的财富,有助他开创未来的美好前途。
(2)、 培养子女的慈悲胸怀:现在的青年儿女往往不知道奉行慈悲,常常逞一时之狠,赌气、打斗、闹情绪,这样的子女,将来在社会上是不容易获得人缘的,所以最要紧 的是让儿女有慈悲的胸怀。例如,教育子女,要教他爱护小动物,教他不欺凌弱小。使他们学会尊重生命,关爱他人。如果孩子缺乏慈悲心、博爱精神,将来到社会 就容易形成暴戾之气。
(3)、培养子女的忍耐力量:要养成子女的良好修养,就要教他忍耐。像兄弟姊妹相处,有时候哪里一个兄弟姊妹多得到一点利益,多得到一点好处,他不要争,要能忍耐;或者受到一点嫌弃、一点挫折,也不要一直苦恼闹情绪,要能忍耐。忍耐的力量,是将来能成就一切事业的力量。
(4)、培养子女的服务精神:今天的社会,不是讲究你个人有多少才能,有多高学历,最主要的是要社会大众能肯定你,能接受你。子女如果有服务牺牲的精神,对社会大众有贡献,就会受到大家的肯定欢迎,才会成就人生的价值与意义。

15、如何面对婚姻暴力?

答:发生婚姻暴力的原因,跟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可能有关,从因果讲,每一个人从过去很多世以来,在人与人之间都是有恩,也有怨的;没有恩没有怨的话,不容易在一起成为夫妻。
凡夫每个人都有烦恼,有烦恼就会折磨自己,折磨对方和家人。
也 许,他们并没有想到要折磨人,只是因为自己心理上有矛盾、或身体上有困扰,遇到适应上的问题就会对身边的人发泄,或有意无意地伤害他们。做了夫妻,一边互 相报恩、还债,一方面又在互相伤害,举债。所谓“欠”,就是彼此之间恩怨不清;认识清楚这道理以后,我们就应该朝“冤家宜解不宜结”的方向努力。
如果夫妻间,彼此觉得不合适,不能够互相体谅,互相忍让,互相尊敬,那么就要反省,应该及时警惕,回头是岸。既然做了夫妻,在日常生活中要从小的地方开始反省,不要为了鸡毛蒜皮的事,老是彼此计较、争吵,否则会愈演愈烈,最后就可能演变成暴力事件。
我们做为一个人,任何事情都应该三思而后行,不要盲闯,否则,一失足成千古恨。骂人是不应该的行为,打人、暴力、虐待人更加不应该,不仅要负刑事责任,更要负因果责任。
从佛教的因果观来看,如果这一生我用暴力对付你,或者你用暴力对我,下一世还是会碰到一起,相互残害、冤冤相报。婚姻暴力的根本原因,是三世因果的循环,唯有及时煞车,把心结打开,才能彻底防止夫妻间婚姻暴力事件的发生。
女性往往是婚姻暴力的受害者,如果相互交流沟通无效,则做好自我保护,以及借助外力的介入:如妇女组织、宗教社团或司法帮助等。

【修行篇】

1、学佛为什么要皈依?皈依三宝的有什么好处?

答:(1)、学佛如果不经过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宝的仪式,当然也可以学佛;但是未经皈依三宝仪式的人,在心理上,必定有所推托、踌躇、迟疑,遇到紧要 关头,他们会说:“我还不是佛教徒,我还不需要遵照佛教的戒律来做。”比如:懈怠、放逸、邪淫、妄语、顺手牵羊等恶业和恶习,他们会原谅自己,更不会防范 于未然。如果皈依三宝后,自己会做自我的约束、警惕和警策,也会受到师长和同修等善知识的鼓励,因为有督促与规劝,所以在人格的升华,道心的增长,修持的 努力等各方面,都会进入正轨和常轨。
(2)、皈依三宝的好处,可说实在太多了。简言之:可以求得现世乐,可以求得后世乐,更可以由此而得到究竟乐(涅槃寂静)。
综合起来,约有八种:一、成为佛的弟子;二、是受戒的基础;三、减轻业障;四、能积广大的福德;五、不堕恶趣;六、人与非人(鬼神)均不能扰乱;七、一切好事都会成功;八、能成佛道。
如《优婆塞戒经》说:人皈依三宝的话,将来所得的福报之大,大得不可穷尽。譬如有一个宝藏,全国人民,搬运七年,搬之不尽,皈依功德,比这还要大到千千万倍。

2、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有何差别?

答: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差别如下:
出家以出离心为本,割爱辞亲,一心慕道,有了淡泊的出世性格,再入世作利益众生的事业;在家以增上心(增益福慧二资粮)为本,从家庭爱染中,渐渐培养出离心。
出家修行重于福慧双修,且依闻思修入禅定得;在家修行以修福为主,以慧为辅,依喜、舍结缘,培植福德。出家以寺庙僧团安居、共住清净为主;在家则依家庭眷属、五欲和乐为要。
出家以弘法利生、自觉觉他为主;在家则以喜舍布施、护世护教为主。

3、已婚的居士想出家,该怎么办?

答:出家是信佛者选择的一种修行方式,无论未婚、已婚,均可出家,
按照佛教传统及现行国家政策,准备出家者,应妥善处理家庭、经济、工作等有关事宜,如:办妥离婚手续、工作上无遗留经济问题等,随后即可向寺庙申请出家,并在寺庙接受考查,期满一年,后方充许剃度出家。
已婚的居士出家,必须慎重抉择,不可轻率行事。从实践经验看,许多已婚的居士要出家,大都是因为家庭、婚姻矛盾或工作挫折,一时冲动而非冷静的理性选择。因此,出家后并不适宜寺庙生活,个别人最后还是以还俗告终。
故想出家的已婚居士,应冷静一段时间,观察自己内心是为信仰出家,还是负气之举。另外,如果对寺庙生活陌生者,更应循序渐进地了解、实践以后,再做决定。

4、如何佛化家庭?

答:所谓佛化家庭,即已皈依佛教的居士,以自己的言行,来感化全体家庭成员学佛,从而使佛教理念,成为全家的行动指南和准则,这就是佛化家庭。建立佛化家庭,能提升人的品质,为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,其积极意义在于“以智慧照顾自己,以慈悲关怀别人”。
(1)佛化家庭要做到:敬养父母如三世诸佛;夫妇爱敬如诸上善人;爱护子女如母鸡护雏。在家居士生活的第一要务,便是建设和乐的家庭。对父母要尽孝,对子女要慈爱,敬与养,教与育,做到自己最大的可能,才算尽了父母与子女的责任。
(2)、佛化家庭的经济收支:一是以正当职业谋取生活所需,尽量避免从事与五戒相违的职业;二是要量力而行布施,除生活之外的收入应:供养父母,周济亲友,供养三宝和救贫济苦。
(3)、社会生活:必须对上尊敬、对下谦虚、对左右平辈礼让,不论举手投足、一言一行,对任何人不可有骄傲心和轻慢心,一律以尊重和礼貌对待,所谓“敬人者,人恒敬之”。对国家、政府应尽纳税人的义务和关心社会的责任,其目的是希望建立富强康乐、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。
从净化人心进而净化社会,用佛法来帮助自己,用佛法来关怀社会,并且鼓励社会的大众爱护大众的社会。

5、全家中仅我一人学佛,该怎么办?

答∶如果全家之中,仅自己一人学佛,就应遵循“不妨碍他人生活的原则”行事,就如住在公共宿舍的情形一样,起居行事,决不可妨碍他人。要多替他人着想,互相体谅,互不相碍,否则,便容易引起家庭的口角。
切不可以为自己虔诚学佛了,就要别人来迁就自己,适宜自己,更不可强设佛坛,表现特殊,而招来家人的不满,年青人尤其应该注意这点。
一个人学佛,难免有些孤单,但这正好训练我们的心:一是学会适宜各种条件和环境;二是学习如何关爱他人;三是学习提升自己的心性,因而得到他人理解和赞赏。
总之,对学佛人而言,任何环境均可变成修行的道场。如果在家中尚得不到亲人的理解与支持,那又如何在社会上化度众生呢?

6、父母不信佛,劝他们反而被骂,请问该怎么做?

答:信佛或不信佛,均有因缘,不必因父母不学佛而过分烦恼。
做为已学佛的子女,当然可以成为父母学佛的助缘。但要有耐心,要运用善巧方便,不可勉强。
最 重要的是,要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去感化他们。如果父母年岁大了,你一定要表现得比平常还要好,他就会觉得奇怪,你现在变得这么孝顺,跟过去不一样。你说这是 佛教我这么做的,这样才能感动他,让他对佛法有好感,然后慢慢再劝他念佛。如果你所做的,他都不欢喜,你劝他念佛就非常困难。为了孝顺父母,你可以不必到 佛堂,在家里念佛就好。如果出声念佛,他不欢喜,你就默念,一切要顺从父母。
如果他们始终不相信,也不必因此沮丧、怨恨,应一如既往,做好子女的本分,让父母怡养天年。

7、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?

答:学佛者应经常向社会及贫苦者布施。布施的基本原则是:
(1)、不自苦:应衡量现实的经济状况,不必存有与人比较的心态,只要随力布施,即使微分供养,也会得到无量无边的福德。
(2)、不自恼:凡所有施,皆随喜随缘,不须为难勉强。
(3)、不后悔:布施后,不生起懊悔的心,不计算功德多寡,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。
(4)、有意义:布施就像播种,种子要落在肥沃的土地,才能有丰富的收获。选择一块具有文化、教育、慈善、共修等利益大众的福田,让每一分的布施,都能发挥无限的功用。
布施之道,除了不自苦、不自恼、不后悔、有意义之外,还要有欢喜心、恭敬心,懂得细水长流之道。此外,身体的礼敬、劳动服务;言语的赞美,传播正法;心意的随喜及智慧的贡献,并对于众生无畏的布施,给予信心、希望、方便,更是布施的真谛。

8、在家人禁欲有无过患?

答:有。因为佛教并不要求在家男女断除情欲,盲目禁欲,反而会带来诸多过患:
(1)、对未婚者而言,禁欲的观念往往影响他们交友、择偶、婚配。不少学佛青年,在出家、结婚、独身的抉择上,举棋难定,不知不觉便成了大龄男女,往往错过了恋爱结婚的良机。
(2)、禁欲影响家庭和睦,有可能导致一方婚外情。对一般学佛之人,只要守五戒之淫戒,能不邪淫就很好了,不要想太多,否则会成障碍。作为一个居士,结婚之后有夫妻生活,这是正常的。不必因“学佛”而禁欲。更不可因禁欲的缘故,导致一方婚外情,而使家庭破裂。
(3)、禁欲有可能引发身心疾病。人若没有情欲,当然无须刻意培养,但若欲望已经产生,且是一种合理的需求,则应随缘满足它、疏导它,并在它的过程中思惟缘起;重点是不要压抑,更非放纵。有智慧,就能让我们心理平衡;定慧兼修,才能得到真正解脱。
结论:在家人对待性欲的合理态度应该是——随缘而不执着。

9、问:我学佛很用功,但其他人却说我越来越没人情味了,这是为什么?

答:这大概是因为你只顾自己“修行”,而忘记了身边的人。
修行是什么?就是修正错误,努力行善。通过修行,提升心性,得智慧,具大慈悲心、博爱心。如果越修越冷漠,则是偏离了方向。
佛教徒除了自身用功修行外,应该学会关爱身边的人,不能因自我修行,而淡漠了他人。
修行要成就,需要两个条件,一个是智慧资粮,一个是福德资粮。
就 智慧资粮而言,我们可以通过定、慧的修持来积累,而福德资粮的积累,却必须以众生为助缘而获得。佛经中说两种资粮,如同车的两个轮子一样,缺一不可,所以 修行不是将自己封闭在黑屋子里,就可以完成的。在菩萨行的六度中,要求我们通过对他人行布施,自身持戒清净,能在人群中修忍辱,来培植我们的福德资粮
对 此,大乘佛教特别强调修行人与众生的关系,成就佛果与利益众生的关系,《华严经?普贤行愿品》云:“一切众生而为树根,诸佛菩萨而为花果,以大悲水饶益众 生,则能成就诸佛菩萨花果。”本着这一理念,修行绝不是无视身边众生的存在,它必须是以利益众生,作为自己修行的前提,这才是大乘佛子的正确修行宗旨。
事实上,佛菩萨都是悲心深重,度众心切,最有人情味的博爱者,绝不是薄情寡义,只求自我解脱的自了汉。

10、问:我学佛之前婚姻并不如意;现有心与丈夫和好,但他则冷淡对待,当如何面对此事?

答:你可试着用下面三个原则去实践:
(1)、假使能改变环境和别人的话,那就改变环境及别人来契合我们!如果环境无法改变,那就只好训练自己以适应外缘──这是第一个原则。
(2)、人非草木,每个人都有情。所以不管别人对待我们怎样,仍当用原来的爱心继续善待他们,继续善待他们也许不见得有效,但至少比恶意对待会有效一点。毕竟,我们不能鼓励离婚与外遇。——这是第二个原则。
(3)、第三个原则,不妨藉着各种兴趣,以疏导自己的思想与感情,比方听音乐、爬山、运动、旅游等等。总之,在没有违背法律、道德的前提之下,将自己的情欲予以合情、合理、合法的发挥,以疏导化解婚姻烦恼。

【疑难篇】

1、夫妻是冤家吗?

答:民间信仰所谓的“夫妻是冤家”,并不是佛教的观念。
“夫妻是冤家”这种观念并不正确,因为他们把爱变成占有。当一方占有的心非常强,两个人就会产生磨擦。磨擦之后,爱就变成恨,因恨而猜疑、嫉妒,然后互相地怨来怨去,结果变成怨偶。其实,只要有一方愿意调整冤家、怨偶的观念,就可以避免婚姻破裂。
弥补的方法是,既然爱他就要为对方奉献,多一些付出、多一些关怀、多一些尊重,让对方知道他有一个这么好的配偶,那么,他怎么舍得和你离婚?即使对方有外遇,你也要原谅;纵然他实在不象话,你也不要得理不饶人。
经过努力之后,如果对方已经不可能回头了,那就放弃。即使分开也不要说是冤家,要好聚好散。当自己已尽了最大努力,而无法挽回时,便不再觉得是遗憾,对子女也可以交代了。

2、佛教反对一夜情吗?

答:当然反对。因为“一夜情”,会产生众多的后遗症:
(1)、患病风险。“偶尔一次没关系”,这是“一夜情”男女普遍的心态,总觉得一次偷情不会出什么事。由于“一夜情”的发生,常常带有偶然性,因此这“一次”就很可能沾染性病甚至艾滋病。
(2)、怀孕可能。“偶尔一次”并非那么轻松简单,不设防的结果是不受道德、法律保护。
(3)、 心理阴霾。“一夜情”在某些人心目中,被畸形定位成值得炫耀的个人魅力,似乎任何道德规范,都如同禁锢人性的桎梏,“爱我所爱,无怨无悔”,而实际上,这 种不可能坦然进行的性关系,在彼此心理上,多多少少会留下如同偷窃者一样的烙印。激情过后,除了担心可能怀孕、患病、被他人知晓外,如何面对现在或未来的 伴侣,这段不合法的性经历,该深深掩埋还是从容道出,总归是潜藏心头的一块巨石。“我好后悔”,这是当事者经常事后才发出的叹息。
(4)、一夜情对女孩的伤害很大
一 定要守住纯洁之身。现代社会,崇尚男女平等,许多女孩希望和男人一样,追求快乐而盲目开放,以为自己也可以享乐、玩弄男人,以为自己和男人一样平起平坐 了。其实,大自然创造了男人和女人,身心两方面是有本质区别的,很难达到一样平等,以佛法而言:虽然佛性平等,但因果并不平等。
因此,开放享乐对女孩的伤害很大——
● 肉体伤害。根据联合国“生殖权和生殖健康”调查报告指出,每10个接受危险堕胎的女人中,就有1至5人患上并发症,如脓毒、大出血、不育症、心理创伤,需要长期接受治疗。此外,生理结构的差异导致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得艾滋病、性病。
● 心灵染污。当女人把第一次给了一个人,她会在心里隐隐认定,“我是他的”。对女人来说,这是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份情,因为她给出的是今生的“唯一”,以 后即使再有其它男人,也永远无法与他相提并论。她会拿丈夫与以前的男人比较。不开心了或吵架了,就会想到以前的男人。据统计,有过超过两个男人以后,结婚 后红杏出墙的机会极大,这样还有什么幸福的婚姻呢?
● 男人的鄙视。男人永远有处女情结。男人在乎也好,不在乎也好,有一点是肯定的:如果你不是处女,他对你的投入会大打折扣。女人的处男情结总是相对弱一些,这也许是大自然和社会文化传统赋予的差别吧。
● 因果报应。因“一夜情”属于邪淫行为,因此必将在今生或来世,承担因果报应。其主要后果有:婚姻不幸福;身心不安;家中多口舌之争;人际关系差等等。并且它易使人堕三恶道(地狱、饿鬼、畜生)。
出于家庭幸福、身心健康和未来果报的考虑,一定要远离“一夜情”,切莫做“一失足成千古恨”的事!

3、如何对待色情的诱惑?

答:在物质与精神的发展不能并重兼顾的今日,我们的社会充满着贪暴力与色情。此二者有时相连存在,有时各别发生。二者相较,暴力之心易制,而色情之欲难防。因此,今暂舍“暴力”而谈“色情”。
一般正常健康的人都会有色欲。问题出在色欲若不受控制,便易引生许多烦恼或罪恶,犹如其他各种欲望不控制,便易引生许多烦恼或罪恶一样。
孔子说:“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。”生存在今天的环境中,控制色欲大为不易。色情的画面镜头随时会映入我们的眼睛、脑海中,扰乱我们的思想情绪,减低我们读书、听课、工作与睡眠的效率,最糟的是破坏我们的健康,甚至做出伤天害理之事。
对治之法:
白骨观:设想自己的眼睛变成X光摄影机,将人体透视成为一具骨架。经常如此,色心自可渐次淡去。
不净观:设想自己的眼睛变成大型放大镜、透视镜或显微镜,看到人体皮肤上沾满汗垢、细菌、微生虫,更看到包裹在表皮下的脑髓、五脏、大小肠、膀胱、血肉、筋骨、耳垢、鼻屎、大小便,无一处香洁美好,自然不起非非之想。
佛 教为了防止色情诱惑而提出以“九想”来排斥“六欲”,六欲是指男性对女性肤色、形貌、仪态、语言、细滑、人相六方面的欲望;“九想”是膨胀想(想象人是膨 胀的尸体)、青瘀想(想象人是遍体青瘀)、坏想(想象人是坏烂的尸体)、血涂想(想象人体血肉涂糊)、脓烂想(想象人体浓烂腐臭)、嘬想(想象死后鸟兽来 嘬咬尸体)、散想(想象被嘬咬尸骨散乱)、骨想(想象人是一堆白骨)、烧想(想象人死后火化成骨灰)。有了这“九想”,男女就成了极其丑陋不堪的东西,情 欲自然就会消失。
无常观:心想一切美色只是一种短暂的现象,暂有还无,所谓“花无百日好”、“色衰则爱弛”。美色不是永恒的价值,犹如一切有形的物质,都不是永恒的价值;心灵的真、善、美才是永恒的价值。
亲属观:看到一切色情的场面、画面与镜头,心想假使这些人是我的兄弟姐妹,或是我的子女、父母亲,我当作何感想?是否觉得羞惭?是否尚有淫欲之想?
心灵观:孟子说:“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!”人之所以为人,乃在于他有仁、义、礼、智等四端,如果一个人整天心中尽是饮食男女之想,此人与禽兽何异?经常如此观察自心,其心自可日趋净化。
西方谚语云:“美只是一层皮。”皮下的血肉筋骨令人不忍卒睹,皮下那颗无形的污染与清净交杂的心,事实上不如想象中那般可爱。一般来说,暴露色相的人不是心灵低俗,便是为生活所迫;前者可鄙,而后者可怜。有了这层了解,人还会为色相所迷吗?
佛家将邪淫戒视为修身第一戒。古人说:“色是杀身之斧。”孔子也说:“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。”因此,自古相传“万恶淫为首”。为了健康、品德、学业、事业、前途、幸福着想,我们应该淡泊色欲,做到孔子所说的“贤贤易色”(尊崇贤德,便不在意外形是否美貌)。
古语说:“英雄难过美人关。”在今天女权伸张的社会,何尝不可说:“淑女难过俊男关。”过美人关者乃为真英雄,如关云长是也;过俊男关者乃为真淑女。而真正的淑女不会搔首弄姿,抛媚眼,或矫揉造作,表现“有气质”状,使假英雄颠三倒四,魂不守舍。
色欲是人的原始本能,也是生命力的表现,控制它的方法不在防堵或压抑,而在于转化或升华。佛家说:“火焰化红莲。”就是把欲望转为的意思。东西方有许多宗教家、哲学家、艺术家,他们保持独身,但是他们不但不苦闷,反而活得有意义、有价值,对社会做出伟大的贡献。
中国古代也有许多男女僧侣、道者,他们作为人格清高的模范,过着宁静、和谐的生活,大多获得而高寿。足见色欲的享受并非人生的第一义。要使生活真正过得多彩多姿,当知饮食男女之外,尚有人生“向上一路”。

4、找“三陪小姐”是犯邪淫戒吗?

答:是犯邪淫戒。
“三陪小姐”是中国大陆特有称呼,这里所指的“三陪小姐”是出卖肉体的妓女、应召女郎。
佛陀时代的印度,嫖妓是合法的。为了使嫖妓仅限于性交易的范围内,而不发生任何感情纠葛或矛盾。因此,居士的戒律里规定,嫖妓不按值给钱,犯邪淫戒的根本罪。嫖妓按值给钱,不犯戒。
但 为了使佛教戒律同世间法律以及社会道德不相违背,佛陀规定了随方毗尼 ,以适应各个地方不同的世间法律和社会道德。譬如,现时中国大陆的法律规定,嫖妓是犯法的行为。那么,现时在中国大陆,在家居士去嫖妓就是犯邪淫戒的。嫖 妓的坏处,不用多说,国家的法律,社会的道德,医学卫生的实证已经有详细的说明与宣传,可以自己去看。
出家修行人的别解脱戒是梵行戒,断五欲。 在家居士的五戒是呵五欲,在家居士的八关斋戒是梵行戒,是断淫欲的。要出欲界,邪淫必须要断除,连正淫也要断除。不但正淫要断除,连欲界天神的性行为(诸 如男女间拥抱,握手,微笑乃至相视)都要断除。所以,很多老修行的眼根都收摄得非常好。如果连色欲都不能断除的话,尚不能出欲界,更不要说从三界中得到解 脱了。在《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》里有:“佛告诸比丘。优婆塞。不应生欲想欲觉。尚不应生心。何况起欲恚痴(即贪嗔痴)结缚根本不净恶业”。所以,在家佛弟 子应该向上进取,而不应该去做嫖妓这样戕身败德的事情。
再说去嫖妓的时候,能保证不犯邪淫戒的根本罪和支分罪吗?即使说,一定保持清醒的头脑,小心不犯。与其在容易失足堕落的险处战战兢兢,何不走严持净戒,洁身自爱的光明坦途呢?
找“小姐”(妓女)的报应或明或隐,当事人常图一时风流快意,最终受害的是自己。
嫖妓有八怕:一怕艾滋病;二怕性病;三怕愧对老婆;四怕愧对良心;五怕警察;六怕报应;七怕敲诈;八怕偷拍。尤其是年轻的朋友,要时刻提醒自己,树立起坚强的心理防线,彻底杜绝找“小姐”念头,坚决抵制妓女的诱惑。
如果你经常去找“三陪小姐”,你的家庭就不可能和睦,你可能因此而无法专心自己的事业,其结果必然是——你的事业不但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,而且会从此开始萎缩,最后葬送了美满的家庭、大好的事业,与人与己都是有害无益的,有智者又何必自讨寻烦恼、花钱买霉气呢?!

5、未婚男女如果淫欲心炽盛,应以何方便令其离欲?

答:淫欲是与生俱来就有的,非一朝一夕就能净化断除,必须非常的用功,才能达非常的成果。
但凡夫在修行的历程,尚未证得果位,有时炽盛,是在所难免,因为众生所以为众生,就是以淫欲为生命的所依所归,情欲境界现前,的确难调难伏。疏导、对冶淫欲的法门甚多,今就以佛法常提的几项,供诸位实践:
(一)、未婚男女,不要阅览色情书刊、网站,不要观看色情录影、三级片,不要涉足色情娱乐场所。《老子》曰:“不见可欲,令民心不乱”,凡夫的特点,是五根随五境 转,但只要眼不见,则心不乱。
(二)、进入结婚年龄的青年,可考虑寻找志同道合异性组成家庭;
(三)、 已婚者,应加强道德修养,不要甘做淫欲的奴隶。应正观诸法无自性,本性不可得,乃幻化缘起,缘起必缘灭无常故;淫欲之心亦缘起,心与境结合,产生相应,淫 心便起,是名缘起。正心观淫心,淫心即起即灭,瞬眼生瞬眼灭,如幻如化如电如泡如影,丝毫不可得,诸法毕竟空故,若如此正观淫欲之心,即可根治淫心之道, 亦名正观。
以佛法常提的几项,如:不净观、骷髅观、父母兄弟姊妹观、淫欲无常观等,这些法门因人而异,根机不同,用法则不同,契机则宜。
(四)、注意饮食卫生,尽量吃得清淡,以素食为佳;
(五)、多进行健康的户外锻练,如散步、郊游、登山、游泳,或读书、练字画等,渐渐可减轻、排遣淫欲烦恼。

6、我已受过五戒、菩萨戒,但淫欲之心仍常生起,如何是好?

答:淫欲是人类最难游过的爱河,乃无量劫来所共依共命之处,难割难舍又难断,如胶如漆又如丝!
但对于在家人而言,淫欲亦有正当(正淫)的,非正当(邪淫)的,不能一概而论。
正淫时,男女双方不得非支、非时、非处、非量、非理 而行淫,如用佛法对照的结果,证明自己确实淫心较重,再对冶不迟。对于中青年而言,不可过分强调禁欲或断欲。
如确实淫欲之心过重,可用数息观、骷髅观、不净观、坐禅、念佛、礼佛、诵经、礼忏等对治,如无法产生效果,难调难伏,没关系!法无定法,应机则宜,再换个方式,暂时出去外面散散心,往郊外风兜风,往山水处游荡,欲心会逐渐转移作用!
尽量避免色情绮语,避免看听色情书或影片、音乐,避免激起欲心之欲乐。凡夫定力不够,易被境所转,所以修行初步阶段,不应接近色欲之境,因为转境不易,反而易被外境所转。
欲火燃烧渐渐消逝后,应该再接再厉,或念佛、礼佛、诵经、参禅悟道,到一定阶段,自然“云开雾散”,得轻安与自在,不再被淫欲心所拘缚。

7、看黄情影片、阅览色情网站算不算犯戒?

答:佛教戒律对此虽无规定,但仍属被禁止的行为,因为此类行为,容易成为邪淫犯戒等的助缘。
佛陀时代,科技不发达,故没有这类现象,所以戒律对此无明确规定。从现实看,黄情影片、色情网站容易刺激人的不正当情欲,带来诸多过患,故对信教徒而言,应被禁止。对非信教徒而言,则属于道德范畴,应自律自警,不予提倡。
男 女均有性方面的需要,但在生理、心理等多方面大异。男的易受视觉刺激,眼见女性胴体、明星照片、画册、色情电影,便易刺激性欲,马上索求性满足。有人因此 而藉色情媒体来增进性亢奋,这也就是为什么色情刊物、电影、电脑网络的消费者,绝大部分是男子的原因,而不法商人每年可从中盈取巨大利益。
嗜好色 情画报、电影,是会“上瘾”的,并愈看愈受吸引,因之要求的色情成分及程度,会越来越深,同时也易拿电影中少女美好的身段,与生儿育女后的妻子(稍后更成 人老珠黄的“老妻”)比较,从而对妻子的体态相貌失望生厌,甚至拥抱对方时仍会幻想片中女郎,妨碍对妻子的欣悦喜爱,如此无情无爱的夫妻关系,破坏力极 大,后果严重。
男子喜好黄色书报、影片一旦上瘾,则婚后仍会如此。尤其是妻子月经及怀孕期,远行外出时,便会求取视线快感,视觉满足,养成习惯,不易戒除。
另外,此类行为也易影响家里儿女的健康成长,大人的行为易被未成人效仿,未收藏好的色情影片、书籍等也易遗害家人、小孩,其后患无穷。
按 佛法教诫——色情、意淫、纵欲,皆归属罪过恶行,会使人堕入轮回而难超拔。在中国文化背景及传统中,视性事为夫妻闺房私隐,对性爱感受更是绝口不提,甚至 夫妻二人之间,亦难以启齿(特别是女方)。因此,只行“周公之礼”、“尽夫妻之仪”。至于鱼水之欢,交翅之乐,只是小说剧集中事,意淫之乐罢了。事实上, 在已婚的夫妇间,实不该如此。为了家庭幸福与稳定,希望各位自觉杜绝此类行为。

8、佛教徒可以未婚同居吗?

答:不可以。
“试婚”的心态,在“性开放”及婚姻家庭大受冲击的时下风气中,非常流行,尤其是欧美离婚率偏高,个人主义高涨,崇尚享乐寻 欢,加上传统价值观及道德失效的情形,“试婚”、未婚同居的情形就非常普遍了。未婚同居者的理由一般是住在一起方便、愉快、自由、前卫,可以互相照顾,且 属于个人隐私。
若同居的动机是性欲满足,有性无爱,有欲无情,只求享受,贪享淫欲,只是暂时连结,不会长期委身,这种“分期多偶”作风,不会带来男女双方的心灵满足和稳定。朝秦暮楚,离散频密的生活方式,会带来空虚、漂浮、失意、孤伶等感觉。
譬 如女方有孕,某方为病毒带菌者,如梅毒、淋病、爱滋病等,所形成的是社会问题:即未婚妈妈、非法子女、堕胎杀人、疾病传播等,绝不简单。试婚者事后不易相 信对方可靠,日后成婚亦不易委身守约,并可能从此便失去婚姻家庭的相互信任——他想:她若能与我今时胡来,怎知日后她不会与别人再来一趟。
所谓“好则聚,不好则散”,这种思想,把婚姻当做儿戏,把婚姻制度推翻,结果多数是悲剧收场,吃亏的还是女人。
选择同居,你要明白你不仅失去了法律之伞的庇护,作为信徒,也失去了佛法三宝与护法天神的庇护,并将导致今生及后世的婚姻,皆不幸福。这就是因果报应,希望各位自爱自重。

9、同性恋符合佛教教义吗?

答:不符合。
佛教教导并期望教徒,遵守道德行为规范。因为婚姻是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。它必须符合社会法律、道德,以及大众心理认同与否,同性恋非两性结合,违反自然规律和道德行为规范。
《瑜伽师地论》卷五十九云:“(邪淫包括)一切男及不男,属自属他皆不应行。除产门外,所有余分,皆名非支。……如是皆名欲邪行罪。”
同性恋、同性婚姻,违反现在社会的共识及大众心理认同,其理由如下:
(1)、性应发生于男女两性,而非同性之间;
(2)、婚姻是介于男女之间的建制;
(3)、婚姻的主要目的在于生育,婚姻是为了确保人类的传宗接代;
(4)、同性恋违反社会传统道德,及几乎所有的宗教教义;
(5)、同性伴侣组成的家庭,不适于抚养孩子;
(6)、同性婚姻未经试验证明可行。
对于在家的佛教徒来说,最起码的要求应守“五戒”,其中第三条是有关性行为的。同性恋以及同性之间的性行为,违背了第三条戒规(邪淫戒)。
佛教明禁同性之间的性行为,同性恋被严格禁止出家,已出家者摈出(驱出),可参见《四分律》。
佛教教导说杜绝此类行为,会使人们从焦虑和尴尬中摆脱出来,这些都是由社会的抵触情绪和担心被惩罚的想法造成的。同性恋也应被归于这一类行为当中。
另 外,同性恋也易感染艾滋病等。在中国大陆,最早发现的经性传播的艾滋病感染者,是一名男同性恋者(1989年)。1996年调查,北京艾滋病感染者 中,48%是男同性接触者。1998年调查发现,在已监测过的男同性接触者中,2.5%已感染了艾滋病,这一数字在2001年已高达5.9%。

10、佛教徒可以使用“性保健品”吗?

答:不可以。严格地讲,使用性保健品仍属“邪淫”的一种,只不过是“自淫”而非“淫他”,故属中、下品邪淫,果报略轻。
《瑜伽师地论》卷五十九云:“(邪淫)属自属他皆不应行。……如是皆名欲邪行罪。”
依 太虚大师的对《优婆塞戒经》解释,只要是自己的身体敏感部为让别人抚摸,或是去抚摸别人,包括用器具在内,都算是违戒,失一分优婆塞(少一份资格),若违 犯全部的戒律,称为臭优婆塞,死尸优婆塞,于佛法中不能得利,详见《优婆塞戒经》。(优婆塞:即在家受持五戒的男居士)

11、问:学佛后对男女之欲越来越淡。因此与丈夫分房而睡,这样如法吗?

答:不如法。
学佛后,对男女之间的欲望越来越淡,这是学佛进步的表现,值得肯定。但切要注意,这个阶段最容易引发家庭问题,故应妥善处理好学佛与夫妻生活。
婚 姻建立在爱欲的基础上,性是最重要的因素。女性,特别是步入中年的学佛女性,一般在信仰的作用下,往往会单方面采取分房、分床之举,从而引发家庭矛盾。学 佛女性既然有家庭,理应配合丈夫,共同维持幸福的家庭伦理,不违天伦之道,如之作为,亦有违背佛陀制定的在家戒之本意。
佛教的居士戒律有五戒、在 家菩萨戒,戒律规定:在家夫妻可行正淫,不可邪淫。换句话说:正式夫妇可有正常的夫妻生活(正淫),只要求戒除邪淫(非法夫妻不得淫)。由此可见佛陀深明 世间法,顾及在家人凡夫性情,学佛弟子可正淫,不可邪淫,这足以保障夫妇人伦,避婚外情之过患。
若丈夫欲求房事,而妻子却严守梵行,不与其随缘行夫妻生活,而易招丈夫之反感、嗔恨,甚至进而谤佛、谤法、谤僧,这就违反在家学佛初衷,也是与佛法相背之行。故学佛居士不要轻易分房而睡。如有此举,应征得对方同意。
在家人不可模仿出家戒法,因为一旦学之,则有如此不僧不俗之相。当然,如年龄大、或身有疾病的,则另当别论。

12、婚姻失败后,如何修行?

答:在大多数情况下,婚姻失败是两个人的结果和责任。如果婚姻失败,是因为你希望责任愈少愈好,以便有更多的自由,那是错误的态度。
婚姻失败且无法挽回,就要学会随缘与放下,过去的已经过去了,就不要沉溺在回忆和对与错的纠缠中,要尽快走出婚姻的阴影。
修行,能帮助你逐渐学到不再受情绪和感情的搅动,但生活中的其它方式:如工作、家庭生活、与同事的关系等,也都是修行的潜在资源。把那些责任当作修行而承担下来,才是智慧之举。
“勿忘世间苦人多”——多参加一些社会慈善救济活动,如助学助贫,救灾济难,在行善积德中贡献爱心,转化自我(小我)的苦恼与烦恼。

13、我是个佛教徒,目前面临离婚,该怎么办?

答:首先,你要认识到:对于一个佛教徒而言,离婚是件很不好的事情;
其次,你要反省一下,婚姻是否还有救,能够挽回的婚姻,一定要力图挽回;
第三,如因对方具以下因素,如:对自己生命构成重大危害、变态性虐待等,可考虑离婚;
第四、离婚的目的不是为了再婚。多一次婚姻,多一层因果,弄不好便陷溺在轮回中,求出无期。有的佛教徒不止一次、两次的离婚、再婚,其社会形象甚差,被教内外人士非议耻笑,希当事者深思。

14、如何处理感情失恋?

答:不用处理,用冷静地面对,能挽回就挽回,不能挽回就由它去吧。
当然,如果是初恋或感情非常执着的人来说,可能非常困难。对爱得死去活的 人来说,失恋犹如世界末日,当事人往往有不想活了的冲动。但真到了世界末日了吗?您只要看看社会,看看历史,或认真读读佛经,你就会明白这是人的愚痴执 著!你爱他(她)什么呢?他(她)也是凡夫,早上也会大便,会口臭,会有贪心,会有邪念,凡人都有贪、嗔、痴的嘛!
恋爱时许多人头脑傻傻的,差不多都以为我爱的人,犹如天使一般,不会大便、流鼻涕、说脏话、渴望性欲、虚荣、金钱等。但事实证明,这些都是我们的妄想,完全是子乌虚有的。
我们的“心”是无常的!我们怎么会知道几年后,我们还维持一样的想法?你怎么知道以后没有更好的呢?你若认为她(他)是最好、最美的,十年后你还会这样想吗?你怎么不认为因缘中,还会出现个更好的?
记住:多参加社会活动、宗教活动,你会找到更好的!去旅游一下!离开现在的环境,扫除你的杂念。因为任何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,都可能变成我们觉悟人生的因缘。

15、女居士被人非礼,是否犯了邪淫戒?

答:女居士被人非礼,不犯邪淫戒。
因为淫戒有开缘(变通):若为怨家所逼,被人非礼而身不受乐者,则判为未犯邪淫戒。

16、夫妻生活中存在邪淫吗?

答:存在。
在一般人的概念中,与夫妻以外的第三者有性关系,属于邪淫;与合法的妻子(或丈夫)的性生活,则完全不存在邪淫的问题。但从佛法的观点看,夫妻之间仍然可能发生邪淫的问题。
如《大智度论》卷十三云:“若自有妻、受戒、有娠、乳儿、非道,如是犯者,名为邪淫。……女心不乐,强以非理,故名邪淫。”因此,夫妻间有下列行为者,可视为邪淫:
(1)、非处:既不按人道行房,而是于口道、小便道、大便道行淫;
(2)、非器:如使用“性保健品”、催情药物等;
(3)、非时:父母死亡忌日,不得行淫;月经期中,妊娠期中,产前产后,不得行淫;学佛受五戒居士还应在佛菩萨的纪念日,每月的六斋日,不得行淫;父母的生日亲属父母、兄弟、姐妹等的死亡之日,不得行淫。最好还能做到:子女成年之时,即行节欲,子女婚嫁之后,即行禁欲。
(4)、非地:不得卧室之外处行淫;尤其不可在寺庙、教堂、野外、公共场所等处行淫。
夫妻间的邪淫,在性质上较一般的邪淫有所不同,果报也较轻,应属邪淫的中、下品。但仍应引起警惕,避免触犯。

17、如何面对叛逆的青少年?

答:由于现在社会环境复杂,青少年不听话、叛逆人数日益增长。叛逆的青少年问题包括如:暴力、帮派、色情、同居、吸毒等。
有叛逆小孩的父 母,他们通常很痛苦,不知如何是好。青少年所以会接受暴力、色情、同居、吸毒等,主要是由于社会给他们的关怀不够,家庭给他们的温暖不够,再加上学校教育 对他们使不上力,他们便产生逆反、怨恨心理,另辟一条麻醉自己和发泄情绪的路来,并用这种叛逆的方式来反抗社会、破坏社会。最重要的是,他们觉得,社会既 不能接受他们,也不能够适应他们,他们就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,形成一个相互呼应的团体。因为成群结队,感觉到人多势众时,就会天不怕地不怕,做出暴乱犯法 的事来了。
每一个有了儿女的父母,对于子女的心向及个性的发展,必须经常关怀疏导,要尊重子女的人格,并诱导他们健康地成长。在学校方面,对于心 理异常、行为乖张的学生,应取得家长的合作,给予特别的辅导。社会上对于失去家长照顾及学校教育的青少年,也当共同设法,或用法令的规定、或以特殊教育的 收容观护,以期收到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功效。
(1)单亲家庭:随着离婚率的增长,单亲子女问题日益突出,要从解决这个问题,首先要降低离婚率,孩子 父母动辄离婚,这是家庭的问题根源所在,对于佛教已婚居士来说,更是不能够轻易离婚的。不得已离了婚的父母,仍要和孩子好好相处,让孩子获得尽可能充分的 亲情,社会、学校也要积极配合,使孩子不致家庭的阴影而走上歧途。
(2)、同居、吸毒问题:青少年同居吸毒的问题,而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父母,不在这些孩子。因为孩子吸毒多半是内心觉得空虚、好奇、有压力。在坏朋友的影响下,就染上了毒隐。
如果孩子吸毒了,最该反省的就是父母,父母不能因此责备孩子,反而要自己承认错误,对不起孩子,因为是父母的疏忽,没有给孩子需要的爱及照顾,所以小孩染上毒隐。这时父母就要赶紧弥补,了解他吸毒的原因,帮助孩子戒毒,责备、打骂都没有用。
(3)、自杀问题:年轻人血气方刚,人生的经验不足、历练不够,比较欠缺理性的考虑,一时的冲动就去自杀了。我们必须了解青少年自杀的背景和原因,才能防止事情的发生。
社 会的价值观是以成年人的价质观为准绳,社会的、学校的、家庭的成年人,给他们一个又一个框框,让他们觉得“应该在这些框框中才对,不在框框内便是错的”。 可是,小孩子的想法并非如此,小孩觉得受到压迫、控制、操纵,失去自己独立自主立场时,他们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意义的。
现代的中国父母, 多半以为宗教信仰是孩子们长大以后的事,让孩子们自己选择。但这是不对的,宗教能够指引孩子走上正途,对不好的诱惑会有抵抗力,内心不再空虚。这样宗教对 小孩而言,就像是成长的营养剂,应该由小时起就要吸收,不能等到长大再接触。父母应带孩子到寺院、教堂,让宗教的力量来帮助孩子对抗诱惑。
要从小开始,就指导孩子具有宗教的观念、宗教的信仰。宗教信仰可以引导他们知道有因有果;现在做什么,将来会如何如何;这一生不报,将来还会有果报;人从小到老的过程就是因果的过程。
把这些道理、观念灌输给小孩子,他们就会有安全感,知道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如果信仰佛菩萨就能逢凶化吉;当然,还要靠自己的诚恳、自己的努力,遵守社会法律和道德,走正直诚信之路。
如果能够这么做的话,青少年的叛逆问题才能减少。

《《佛法与婚姻》第六章 常见问题答疑》由我要咒语网资料整理与编写,转摘请注明出处。

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
  
  
  
  

©Copyright 51zhouyu.cn 版权所有
沪ICP备12006169号-2

当愿众生皆离苦 - 早生极乐成正果 - 还入娑婆度有情 - 不昧因果观自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