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灭时为什么《楞严经》和《佛说般舟三昧经》先灭
通过行法后,就会体会到为什么《佛说般舟三昧经》先灭。
宣化上人讲,《楞严经》讲了50阴魔,把一切邪魔的面目的揭示得清清楚楚,所以它惊天动地,所以一切阴魔才想办法让它先灭。
同样的道路,《佛说般舟三昧经》把修行的过程和方法说得太过于明明白白,太过于简单,又是乐修、喜修,简单得我们都不相信,而且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安乐,什么都讲究休息,处处以车代步,以为吃苦是受罪,吃不得暂时的苦,认为人不可能7天不用休息,更别说90天了。由认为自己不能做到、到认为别人也不可,最后怀疑非
佛所说。
佛言:痴人自於前世不供養作功德。反自貢高。多行诽谤嫉妒。貪財利故,欲求名譽。但欲譁說,不信深經。聞是三昧不信不樂不學。反誹謗是經。言非佛所說。
《大乘起信论》裂网疏卷第六
云何修精进门?
所谓修诸善行,心不懈退。当念过去无数劫来,为求世间贪欲境界,虚受一切身心大苦,毕竟无有少分滋味。为令未来远离此苦,应勤精进,不生懈怠,大悲利益一切众生,修诸善行者。通则六度四摄,别则四种三昧。
所谓:
常行三昧。如般舟等。
常坐三昧。如一行等。
半行半坐三昧。如法华等。
非行非坐三昧。如觉意等也。
心不懈退者。总明三种精进也。
当念过去等者。被甲精进也。
为令未来等者。摄善精进也。
大悲利益等者。利乐精进也。
佛学大词典——
【常行三昧堂】
【常行三昧】 天台宗所立四种三昧之一。又作般舟三昧。即依般舟三昧经,于七日乃至九十日中旋绕行道以期见佛之修行方法。
文殊般若经所说之‘一行三昧’为‘常坐三昧’,相对于此,常行三昧,特指专事行旋法。
修行时,独居闲处,常乞食,不受别请,严饰道场,备诸供具香肴甘果,盥沐其身。
修行期间在阿弥陀佛像周围步行,口中称念阿弥陀佛名号,心中想念阿弥陀佛,即步步声声念念皆在阿弥陀佛,称为三昧。完成此三昧即能见诸佛,故又作佛立三昧。
善导所著《般舟三昧行道往生撰》中,将‘般舟’意译为常行道,即以三业无间,故有此称。
又于《观念法门》一书中,详述般舟三昧见佛法。
至宋代以降,所盛行之莲社念佛,即继承此法而来。
日本则以天台宗开祖最澄于比睿山所立修四种三昧之制为始。[摩诃止观卷二上]
(参阅‘般舟三昧’ 4300)
般舟三昧很早以前就知道,也写过报道,很羡慕他们有福报的人,能行般舟三昧。一个人在九十天中,不睡觉,日中一食,经行不断真的很不可思义。现在不会感觉迷惑了,可以想像得出来,行者在行般舟三昧的时候实际上是进入佛所说的世界里面了。
《法灭时为什么《楞严经》和《佛说般舟三昧经》先灭》由
我要咒语网资料整理与编写,转摘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