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村夜话第一卷懂鲁班书咒语秘术的长衫鞍子匠
我要咒语网探访线人老家西北向去三华里,某山洼依山面南而生,神形灵秀,有寨名包家山。然居住在此寨子里的人并非仅包氏一族而已,尤以傅姓族人为多。
山人堂四伯父,人称鞍子匠,长年均清一色穿着布质长衫,此乡间闻人者,方圆数十里,妇孺皆知。鞍子匠与家尊同辈情谊深重,至山人老一辈挚情稍减,然兄弟之谊尤在,未出五福矣。鞍子匠长家尊一岁,现年已高寿八十有二,精神矍烁,心清思远,未有酒时性宽和,酒后性情卓豪。现目尚能久视远山而不倦,身子板直,食住吃行,都毫不输给比他年轻二十多岁的人,例如那些六十来岁将老而未老之人。
四伯父以师真传,善制马鞍,此于吾山乡那旮旯号称是门独门秘诀。吾乡百十里不缺木匠,亦不缺奇能异技制木之士,然制马鞍之术,非寻常匠人所为。山高谷深,山路以曲折为常,以通泰为殊,路如飞带,入云雾而出河风者寻常可见。故马力之要,实运输出行之道矣,固鞍以马贵。然制鞍之象形易,但须鞍与马背相宜,马奔驰百里、重负千斤、凡用期年,马背适之若无物者,难矣。盖密术有专攻,因有口诀焉。
然山人堂四伯父鞍子匠,所以遐弥闻名者,非在马鞍,而于为人矣。
由乌江姊妹峰顺江东下至大溏渡口,南去八、九华里外,乃息烽流长。流长,乡间平常小街小巷,居家之外,不过三两行人,清冷异常;而于场天,乡人多汇于此,其时,势如蜂子朝王,人头济济,背负山货者、以头举爱子扮马马颠者、看稀罕者、迀耍场者、走亲访友者、过路者,人色混杂,盖莫辩焉。
鞍子匠每于流长场期,必以背匣负马鞍卖之。凡卖鞍,数十年不二价,买者不议,卖者不言,货无分店,无歁于童叟。待鞍出手,必一人至街上酒家吃酒,吃酒又必以一小菜就之,酒不够了添,菜却不加。每饮必微醉,醉则性豪,与平时宽和之性判若两人。开心之余,常立于店中大呼:今与我同于此店吃酒食肉者,帐我一并结了。也不管众食客有认得的,有不认得的。悉数付完数酒肉钱,背上空背匣信步而出。
出酒店后,路须经一小食店。鞍子匠常购泡粑(六角山人按:类今米糕)百十个,尽以背匣祼装而走。及还家路上,沿途强赠行人,也不问或认识者、或不相识者。业已还家,常匣空钱尽。如此终其一生,快意非常,自以为乐者,此吾乡之一奇景矣。
《山村夜话第一卷懂鲁班书咒语秘术的长衫鞍子匠》由
我要咒语网资料整理与编写,转摘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