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的宗教与西方相比较而言,并不发达。这和中国文化的思维导向息息相关。佛教早在东汉明帝时期就传入中国,虽然已被华夏文化所融合,但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宗教。追根溯源,道教才是真正的“中国式”宗教。
道教出现在汉末,是以老子的《道德经》为理论依据发展、演变而来的一个宗教流派。所以道家的思想就自然而然地被道教所利用。道教在汉末的文化发展中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了道家的代言人,所以在很多时候,我们称“道教”就包括了“道家”在内。但是,事实上,“道家”与“道教”并不能等同,前者是哲学流派,后者是宗教流派,只不过他们所使用的“理念”一脉相通罢了!
那么《易经》与道教又有什么样的渊源呢?
首先我们来看看《易》学哲学与道教的关系。
《易》学,我们往简单了说,就是讲“阴阳”的,“阴”与“阳”是构成世间万物生存规律的一个总平台。天地还未开辟的时候,是一种“混沌”的状态,这种状态,孔子把它称为“太极”。所谓“太极”就是宇宙万象万物共同的基因,是自然之物萌芽的原始恒点。它又由“阴”“阳”两部分组成,但是“阴与阳”之间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,是相互勾连、融合、变动的,这样便形成了生生不息的“原动力”。所谓“太”,就是“大”与“小”的融合,“太”的字形,是一个“大”加上一个“、”构成。那么它到底有多大?可以是“其大无外”,大得没有外边,又可以“其小无内”小到没有里边。所以庄子在《天下篇》中说:“易以道阴阳”。
而道教则把“阴阳学说”作为了它的基本理论之一。例如早期的一本道教经典——《太平经》。其中有这样一段话:
天失阴阳则乱其道,地失阴阳则乱其财,人失阴阳则乱绝其后,君臣失阴阳则道不理。
意思是说,如果天没有了阴阳,其时序就会紊乱,太阳就不一定每天都升起,四季就不会更迭;地没有阴阳,其“财”就会殆尽,万物的供养就无从着落,世间万物便会悄然灭绝;人没有了阴阳,阴阳无从和合,其生命便不可能得到延续;君臣之间没有了阴阳,便会天下大乱,硝烟四起……
《太平经》中所阐发的这一思想,其实是受到了《易传》的影响。《易传》中说:
立天之道,曰阴与阳;立地之道,曰柔与刚;立人之道,曰仁与义。
“人失阴阳则乱绝其后”,也不过是对“天地氤氲,万物化醇,男女构精,万物化生”的一个解释而已。可见道教阴阳理论的原始来源就是《易经》
道教从《易经》之中吸取“阴阳理论”之后,并不是直接就用,而是根据自己的发展所需,而有所取舍。例如,人的身体原本是阴阳的合二为一,道教认为要让人达到长生不老的效果,就要让自己练尽纯阴,成就“纯阳之体”。这样才能“金身不坏”。但恰恰就是这样的思维便又违背了道家“顺其自然”的哲学原则。所以说道家与道教是不能等同的。
道教的终极追求就是“长生不老”。如何才能做到呢?他们在老子的《道德经》当中找到了一个哲学思想——“返璞归真”。因为世间万物都有一个“从生到死”的过程。既然要找到“长生不老”的秘方,就要知道“从死到生”是一个什么样的逆向过程。知道这个过程的来龙去脉就能让人“反老还童”。
怎么能弄明白“从死到生”的这个逆向过程呢?在这方面,道教受汉代易学的影响比较大,汉代易学讲“元气”。汉代易学的宇宙观认为:天地从无到有,是从“无中”产生了“元气”,“元气”剖判才形成了天地阴阳,天地阴阳又才产生了万物。人就是由“元气”生身,所以道士们练功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要守住这口“元气”。
所以我们在看《卧虎藏龙》这部电影的时候,李慕白中了碧眼狐狸的暗箭,这个时候余秀莲就让他守住“元气”,怕“元气”一散就要回归“离恨天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