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咒语大全首页 > 树妖

树妖

下面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,树的寿命长了,也是会变成妖精的。

京兆人董奇的庭院前有一棵大树,茂盛遮荫,甚是奇异。后来连续下了几天雨,董奇没法出门上班,便独自在家,这时有个小官吏来对他说:“承云府君来了。”

董奇觉得很奇怪,承云府君是何方神圣?不及多想,已看到一位头戴通天冠,身高八尺的人从庭院前的那棵大树中走了出来。

董奇恍然大悟:原来“承云”二字正是在影射树的高大,上承云气的意思。那么这位从树里走出来的承云府君恐怕就是树精灵了。

承云府君走过来,向董奇自我介绍道:“老夫方伯。”

董奇大奇,心想:“这厮既说是承云府君,怎么又自称是方伯?而且头上戴的通天冠还是皇帝常戴的冠,真他妈邪门。”

董奇正思考,承云府君就又开口说话了:“小董啊!我的第三子人才出众,正好可以与你当个好朋友啊。”说完就不见了。

董奇愣在当场,这一切真是奇哉怪也!

第二天,董奇就在树下观察,觉得这树似乎有了变化。时正值午后,大树忽然一动,一个少年从树中走出,笑嘻嘻地来到董奇面前,与董奇谈笑风生。董奇又惊又奇,这少年还非常老实不客气,说得累了,就让董奇去拿吃喝的东西来,然后才继续聊天。

董奇虽然讶异,但这少年说的话却是充满了哲理,让董奇受益良多,董奇也因此非常喜欢和他聊天。以后,每到午后,少年就会来找董奇聊天,如此过了有半年之久,董奇的气色也越来越好,全家平安,没痛没病。

后来董奇要搬到下墅去,他的三个仆人送他,刚出门时,仆人就对董奇说:“老爷,家里庭院前那棵大树的材料有大用,想要卖它,您一直不同意,现在都要搬家了,是否可以把树给砍了拿去卖呢?好用就别浪费嘛!”

董奇心想也是,就允许了,于是仆人就把树砍了,从此,少年就再没有来找董奇了,神灵也因此消失了,董奇至此,就算后悔也来不及了。

下面这则故事讲的是一棵神奇的皂荚树。

曲阿人虞晚的家里有一棵皂荚树,大十余围,高十余丈,长得非常茂盛,可以遮覆几户人家,有很多鸟都住在这棵树上。

虞晚见这棵树大,就让他的仆人爬上去砍几根树枝来用,谁想仆人爬到上面,刚砍了一下,就脚下打滑,摔下树来,差点挂了。

虞晚大惊,正要去扶仆人,却听树上有人在大骂:“虞晚,你个王八蛋,你凭什么来砍我的家?”随后便有瓦石从空中掷来,噼里啪啦,打得虞晚变成一个猪头。

后来只要虞晚一接近皂荚树,便会被打成猪头,究竟这事最后怎么解决了呢?请看下则故事,便有分晓!    虎晚家有皂荚树,有神;隔路有大榆树,古传曰:是雌雄。晚被斫,此树枯死。

笔者注:这则故事中的虎晚就是虞晚,虎与虞二字形近,又皆是言皂荚树,故可解为一字。

虞晚家有一棵皂荚树,皂荚树有神明。路对面有一棵大榆树,自古传说:两棵树是一雌一雄。前面的故事说过,虞晚想去砍皂荚树,却被皂荚树打成猪头,所以后来他就跑去将路对面的大榆树给砍了,皂荚树也因此而枯死,虞晚的仇也算报了,只是可惜了这么一棵神奇的皂荚树。

皂荚树,落叶乔木,高达30米,胸径1.2米,寿命达600余年。当秋霜染红了皂荚树,鲜红的叶子之间便缀满累累果实,一串串黄嘟嘟的,里面的果实富有碱性,村人常用以洗涤衣衫,荚果也叫皂角。

自古以来,有关皂荚树的神奇传说很多,包括在曾国藩的出生地白玉堂的右前方,有一株古老的皂荚树,老树上有一根像巨蟒一样的紫藤,当地百姓称之为“ 蟒蛇藤”,并有曾国藩系“蟒蛇投胎”的传说。当曾国藩的湘军攻破南京后、官至极品时,老树紫藤发新枝又放奇葩,迎风摇曳,洋洋得意,曾国藩死后,这老树紫 藤也就枯萎而死。紫藤荣,树亦荣,紫藤枯,树亦枯。曾国藩去世后,紫藤枯死,古皂荚也一直“一蹶不振”。每次家里人看到皂荚树及紫腾树叶枯黄,就知道曾国 藩处境不顺,或者有大难。每每十分灵验,所以曾家对皂荚树倍加爱护。

榆树,别名:白榆、家榆、榆钱、春榆、粘榔树家榆、白榆等,落叶乔木,高达25米。“阳性”树种,喜光,耐旱,耐寒,耐瘠薄,不择土壤,适应性很强。

下面出场的是有特别含义的连理树。

武宣县(今广西区武宣县)的程羁,因为是庶子而未被举荐为官。家里人便让他去种葱,后来园圃中竟长出了连理树。

汉以来出仕大都是靠举荐,根据一个人的品行、学问来进行,如孝廉、秀才等,后规定每州每郡都有一定名额,再后来曹丕九品中正制出,举荐人才就更加有 具体的标准,但这种制度慢慢腐化,同时世族势力也慢慢形成,至六朝时期犹盛。故事中程羁因为是庶子,故而没有资格被举荐,由此表明,当时举荐已经不是根据 品行、学识了。

连理树,即是两棵树交合在一起,故事中有连理树生,大概是作者想表达庶子和嫡子都是一脉同根,不分彼此的意思,也算是微弱地表达了一下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。 《树妖》由我要咒语网资料整理与编写,转摘请注明出处。

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
  
  
  
  

©Copyright 51zhouyu.cn 版权所有
沪ICP备12006169号-2

当愿众生皆离苦 - 早生极乐成正果 - 还入娑婆度有情 - 不昧因果观自在